[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2260.6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琦;刘海东;刘红文;杨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6 | 分类号: | C08L75/06;C08L75/08;C08K9/10;C08K7/24;C08K3/04;C08G18/48;C08G18/62;C08G18/42;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包含按如下重量份配比组成的组分:
异氰酸酯 20-40份
聚合物多元醇混合物 20-50份
催化剂 0.5-6份
泡沫稳定剂 0.5-4份
发泡剂 3-10份
开孔剂 1-5份
膨胀石墨 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混合物为粘度0.1-6Pa.s的聚醚或聚酯系多元醇,与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苯乙烯、饱和异戊二烯系多元醇或不饱和异戊二烯系多元醇混合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叔氨类催化剂与单一有机金属类催化剂之间两种催化剂以任意重量比例的组合物,或者是采用两种有机金属类催化剂之间以任意重量比例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稳定剂为有机硅化合物类L580、L600、L568、L618、SC155、SC154或Y10901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氢氟氯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孔剂为C-18、C-25、G-X880、Q100-A或GX-88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A、将粘度0.1-6Pa.s的聚醚或聚酯系多元醇,与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苯乙烯、饱和异戊二烯系多元醇或不饱和异戊二烯系多元醇按1∶0.1-1∶9的重量比例混合,500-3000r/min下搅拌使两组分充分混合5-10min,得到聚合物多元醇混合物;
B、将聚合物多元醇混合物再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在温度60-90℃时混合10-30min,混合均匀后得到粘度为0.5-8Pa.s的聚合物多元醇混合物透明液体;
C、根据聚氨酯泡沫合成配方准确称量聚合物多元醇混合物作为A组分,备用;
D、根据聚氨酯泡沫合成配方准确称取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开孔剂和经过处理的膨胀石墨,加入到A组分中,于500-3000r/min下搅拌使各组分充分混合2-4min后作为B组分,备用;
E、根据聚氨酯泡沫合成配方准确称取异氰酸酯单体作为C组分,备用;
F、在500-3000r/min下搅拌将B组分加入到C组分中,混合10-20s后将混合物快速注入或倒入模具内,让其自由发泡;
G、待发泡完成,泡沫高度不再增加后,取出泡沫块;除去聚氨酯泡沫表面表皮,于室温下熟化1-10min,切割,即可得到聚氨酯泡沫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22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