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部损坏海损船的修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2583.5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娟;吴惠松;钱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众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 损坏 海损 修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部损坏海损船的修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作业时,船舶会经常遭遇碰撞,搁浅,风浪和船舶自身设备失灵而造成的船舶变形,从而造成翻沉等损毁事故,船舶在遭遇碰撞后,通常会由于内部结构的严重变形,导致船舶在进坞时,无法正常落墩,会通过通过潜水探摸和坞内检查等,进行拆除墩木,在坞底制作胎架,现场拼装分段,这样不仅较为繁琐,增大工作量,且维修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确保施工安全、保证生产进度的底部损坏海损船的修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底部损坏海损船的修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次安全进坞:
a、根据浮坞现有坞墩布置,根据船体大小及重量,考虑坞墩承压面积,避免坞墩发生超负荷现象;
b、对远通坞相对船底受损处周围坞墩进行加密,并增加液压坞墩;
c、在损坏严重的前横舱壁位置下增加钢坞箱;
d、开始抬坞,通过坞压载系统排放压载水容量来控制抬坞速度,使所有坞墩均匀受力,并随时观察,采用麻绳监控方法来获取船舶坐实坞墩情况,进坞坐墩完成;
B、工程勘测和图纸的准备:对海损船进行勘测,同时绘制需要修理的海损船的施工图纸;
C、修理方案的制定和坞期控制:
a、根据损坏的不同部位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b、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制定相对应的修理工艺,分期施工;
D、质量控制:
a、施工时,采用相同的测量方法,派专人通过激光经纬仪定期测量船体变形情况,并积累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制定较佳方案;
b、在修理过程中制定分批修理工艺,保证船体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c、通过无损探伤工具检测修理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进坞过程中,通过麻绳监控的方法,较为简便,且在修理过程中,根据海损船的损坏情况,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从而缩短维修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底部损坏海损船的修理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首次安全进坞:
a、根据浮坞现有坞墩布置,根据船体大小及重量,考虑坞墩承压面积,避免坞墩发生超负荷现象;
b、对远通坞相对船底受损处周围坞墩进行加密,并增加液压坞墩;
c、在损坏严重的前横舱壁位置下增加钢坞箱;
d、开始抬坞,通过坞压载系统排放压载水容量来控制抬坞速度,使所有坞墩均匀受力,并随时观察,采用麻绳监控方法来获取船舶坐实坞墩情况,进坞坐墩完成;
B、工程勘测和图纸的准备:对海损船进行勘测,同时绘制需要修理的海损船的施工图纸;
C、修理方案的制定和坞期控制:
a、根据损坏的不同部位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b、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制定相对应的修理工艺,分期施工;
D、质量控制:
a、施工时,采用相同的测量方法,派专人通过激光经纬仪定期测量船体变形情况,并积累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制定较佳方案;
b、在修理过程中制定分批修理工艺,保证船体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c、通过无损探伤工具检测修理质量。
在海损船开始首次进坞之前,先初步了解船舶的损坏范围,然后根据浮坞现有坞墩布置,根据船体大小及重量,考虑坞墩承压面积,避免坞墩发生超负荷现象,可通过对远通坞局部坞墩进行了加密,适当增加液压坞墩,并在抬坞过程中控制速度,使所有坞墩均匀受力,严格监控,采用麻绳监控方法来获取船舶是否坐实坞墩情况,保证船舶坐墩平稳,能够一次进坞成功,在进坞成功后,进行工程勘验,并利用现有的软件绘制需要修理的海损船的施工图纸,为以后的分段节省了时间,且很多时候,由于船舶损坏部位的特殊性,只能在坞内进行换新工作,在坞内施工又受到材料到位的限制,所以在海损修理过程中涉及大量的预制分段坞内吊装合拢工作,需要考虑坞墙与船体间的有效空间是否能满足分段吊装的要求,这样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损坏部位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且需要各部位制定不同的工艺,在保证船舶总纵强度安全的前提下,分期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负责定期测量变形情况,且采用相同测量方法,同时积累数据资料,进行中拱情况分析,从中制定较佳方案,另外在修理过程中制定分批修理工艺,保证船体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最后对机舱区域外底板进行换新,这样就节约了维修时间,从而保证生产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众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众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2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