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3178.5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宇翔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4;A61P1/08;A61P1/00;A61P25/02;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胃脘痛简称胃痛,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胃痛的发生原因较多,每与精神刺激,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累受寒等有密切关系,其中尤以饮食失于撙节,损伤脾胃阳气,寒积于中,脉络失于温养,阳运之力不足,而发生脾胃虚寒作痛者,较为多见。缘脾胃位于中焦,职司运化、升降,若素体虚弱,脾胃阳气衰微,寒自内生或饮食失节,嗜食生冷,致运化失常,湿聚寒盛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中医理论,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5-15、厚朴5-15、藿香5-10、佩兰5-10、陈皮5-10、半夏5-10、木香5-10、
砂仁5-10、蒲黄5-10、五灵子5-10、甘草3-5。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最佳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
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
本发明适应症:
(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呃逆等。
(3)中医辨症属于脾胃虚寒证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5-15、厚朴5-15、藿香5-10、佩兰5-10、陈皮5-10、半夏5-10、木香5-10、
砂仁5-10、蒲黄5-10、五灵子5-10、甘草3-5。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最佳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
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
配制方法是:将以上11味中药,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1小时,滤过浓缩至1000ml(相对密度1.02-1.06,20℃测)加入苯甲酸纳混匀滤过分装即得,每袋为100ml。
实施例1: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5、厚朴5、藿香5、佩兰5、陈皮5、半夏5、木香5、
砂仁5、蒲黄5、五灵子5、甘草3。
配制方法是将以上11味中药,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1小时,滤过浓缩至1000ml(相对密度1.02-1.06,20℃测)加入苯甲酸纳混匀滤过分装即得,每袋为100ml。
实施例2: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0、厚朴10、藿香7.5、佩兰7.5、陈皮7.5、半夏7.5、木香7.5、
砂仁7.5、蒲黄7.5、五灵子7.5、甘草4。
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
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
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方解:
本发明根据辩症施治,遵循中医药理论,“脾胃中州,温运为贵”之说,对应脾胃虚寒症证型,其治则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为立法。
方中君药桂枝温脾暖胃,调气和血,《本草思辩录》说“桂枝所优,为在温经通脉,内外证咸宜,不得认桂枝为汗药也”。张仲景《金匮要略》小建中汤即用补虚散寒健运中阳为主药,臣药厚朴行气化湿,温中止痛《名医别录》说“厚朴治以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砂仁行气化湿温脾止呕,《本草经疏》说:“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霍香、佩兰化湿和中,醒脾和胃,《本草经疏》说:“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之圣药也”。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结,《大同药物学》说:“为降逆和胃要品”。五者集中药力辅助君药,充分发挥温脾暖胃祛湿化饮之药效,健运中州枢机而升清降浊,正合于“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意(见《临证指南医案》)。佐用蒲黄化瘀止血,行滞止痛,《本草纲目》说:“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五灵脂活血化瘀,止血止痛,《本草纲目》说:“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蒲黄得配灵脂即《和剂局方》之失笑散,为治疗杀血心痛的名方,本香行气止痛,化滞和胃,《日华子本草》说:“治心腹一切气滞,止泻、安胎、健脾消食”。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本草纲目》说:“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癖”。臣佐药共偕君药健脾强胃以扶持脾胃为气血阴阳之根蒂。(见《兰室秘藏·升阳除湿汤》)使以甘草益气补中,并以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宇翔,未经董宇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