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注塑透明塑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3195.9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2;C08K3/30;C08F1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注塑 透明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注塑透明塑料。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具有重量轻、韧性好、成型易。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工业和日用产品中,越来越多用塑料代替玻璃,特别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包装工业方面,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由于要求其透明性要好,耐磨件要高,抗冲击韧件要好,因此对塑料的成份,注塑整个过程的工艺,设备,模具等,都要做出了大量工作,以保证这些用于代替玻璃的塑料(以下简称透明塑料),表面质量良好,从而达到使用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一般使用的透明塑料有聚丙烯(即俗称亚加力或有机玻璃,代号PMMA)、聚碳酸酯(代号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代号PET)、透明尼龙。AS(丙烯睛一苯乙烯共聚物)、聚砜(代号PSF)等,其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是PMMA、PC和PET三种塑料。
透明塑料由于透光率要高,必然要求塑料制品表面质量要求严格,不能有任何斑纹、气孔、泛白、雾晕、黑点、变色、光泽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个注塑过程对原料、设备、模具、甚至产品的设计,都要十分注意和提出严格甚至特殊的要求。其次由于透明塑料多为熔点高、流动性差,因此为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往往要在较高温度、注射压力、注射速度等工艺参数作细微调整,使注塑料时既能充满模,又不会产生内应力而引起产品变形和开裂。
但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透明塑料,在制作工程中都不能很好的做到流动性强、不引起产品的变形和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流动性强、不变形的环保注塑透明塑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一种环保注塑透明塑料,是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丙烯:65-92.5%,塑料硅胶脱模:5-15.5%;外润滑剂:0.2-3.2%;硅系耐磨改性剂:2-32%,抗氧化剂:0.3-1.8%;铅白:0.5-3.5%;二硫化钼:0.5-3.8%;热稳定剂:0.1-3.0%;分散剂:0.2-5.5%。
本发明所述环保注塑透明塑料的生产流程是:先将丙烯进行机械搅拌或振荡,同时加入分散剂,使得单体分散成液滴,悬浮于水中进行的聚合过程,得到的丙烯聚合物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得合成树脂,为了使得制得的塑料具备一定的耐磨性能、润滑性能、以及流动性能,再在合成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塑料硅胶脱模、外润滑剂、硅系耐磨改性剂、抗氧化剂、铅白、二硫化钼、热稳定剂,得到丙烯的盐溶液,进行饱和处理并且将聚丙烯的饱和溶液应在70-80T热风循环干燥4小时,最后置于专用螺杆、带单独温控射咀的注塑机内,并将注塑机内的温度设置为15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5小时即可制得环保注塑透明塑料。
本发明的一种环保注塑透明塑料的优点:通过一定比例的试剂的加入,使得塑料在保持原有注塑级尼龙6的综合性能的基础上,流动性强、不变形的环保注塑透明塑料,并且生产采购方便,价格低廉,且产品相对于同类产品而言污染程度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的环保注塑透明塑料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环保注塑透明塑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丙烯:72.7%,塑料硅胶脱模:10.5%;外润滑剂:2.1%;硅系耐磨改性剂:5.8%,抗氧化剂:0.8%;铅白:1.5%;二硫化钼:2.7%;热稳定剂:1.8%;分散剂:2.1%。
以下则为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
先将丙烯进行机械搅拌或振荡,同时加入分散剂,使得单体分散成液滴,悬浮于水中进行的聚合过程,得到的丙烯聚合物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得合成树脂,再在合成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塑料硅胶脱模、外润滑剂、硅系耐磨改性剂、抗氧化剂、铅白、二硫化钼、热稳定剂,得到丙烯的盐溶液,进行饱和处理并且将丙烯的饱和溶液应在70-80T热风循环干燥4小时,最后置于专用螺杆、带单独温控射咀的注塑机内,并将注塑机内的温度设置为15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5小时即可制得环保注塑透明塑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