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15种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基因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3285.8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冠华;郑璇;周新;孙靖;谢焱;胡一敏;刘松梅;郑芳;涂建成;袁媛;丁峰;王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15 临床 常见 病原微生物 基因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基因芯片。
背景技术
感染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也是长期困扰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题。除了日益增长的HIV、乙肝等各类病毒感染的患者外,临床目前最为多见的仍是各种常见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现状突现,人口流动性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流行度和传播度加大,引起感染性疾病呈现多发和复合感染的趋势。由于病原体本身的变异以及曾经消失或控制的病原体死灰复燃,临床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复杂,如结核,曾经控制并仍在常规防疫,但每年仍有新增病例10000万,死亡约300万人,可见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不容忽视。
目前临床上,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多采用培养和生化鉴定等方法。这些方法耗时长、操作危险性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因此研究一套针对微生物准确高效的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减轻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辛苦和危险,同时也能为病人的早期诊断治疗起到及时有效的辅助诊断作用。
随着PCR技术的成熟和普及,PCR-RFLP、PCR-SSCP、荧光定量PCR、RT-PCR等分子诊断技术相继应用到微生物检测上。(MuldrewKL.Molecular diagnos-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J]Curr Opin Pediatr.2009,21(1):102-11)。病原微生物一直是临床工作中鉴定和诊断的重要环节,随着感染性疾病的增多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加剧,通过分离培养的方法鉴定病原微生物已经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基因芯片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项综合技术。它集合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学等多项学科技术于一体,通过将分子探针固定在载体上对目的基因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不仅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检测效率也显著提高。继Kozal等(Kozal MJ,Shah N,Shen N,Yang R,et al.Extensivepolymorphisms observed in HIV-1 clade B protease gene usinghigh-density oligonucleotide arrays.[J]Nat Med.1996.2(7):753-9)首次在临床中应用基因芯片对HIV21蛋白酶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取得成功后,Kato-Maeda M等(Kato-Maeda M,Rhee JT,Gingeras TR etal.Comparing genomes within the specie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Genome Res.2001.11(4):547-54)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分支杆菌菌种和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基因rpoB突变。结果表明基因芯片不仅可以用于测序,而且还可以通过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手段直接鉴定分枝杆菌菌种,于是基因芯片技术被正引入微生物鉴定诊断。Uchida K研究小组(Uchida K,Yayama T,Kokubo Y,et al.Direct detection of pathogensin osteoarticular infection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and microarray hybridization.[J]Orthop Sci.2009,14(5):471-83)和AK研究小组(AK,Laakso S,Piiparinen P,AittakorpiA,et al.Rapi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using a PCR andmicroarray based assay.[J]BMC Microbiol.2009,9:161-177.)在前人的基础上也通过进一步优化条件和选择菌种,针对临床不同感染现状研制出各种组合的基因芯片。Dirk M.Leinberger等(Dirk M.Leinberger,Ulrike Schumacher,Ingo B.Autenrieth et al.Development of a DNAMicroarray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ungal Pathogens Involvedin Invasive Mycoses.[J]CLIN.MICROBIOL.,2005,43(10):4943-4953)人对于各种真菌也建立了稳定而高效的基因芯片鉴定方法。目前国内的微生物检测芯片多停留在科研水平,探针也多较单一或仅涉及16SrRNA基因局部,尚不能完全满足准确检测目的微生物的要求(薛建亚,翁心华等,细菌16SrRNA基因芯片的构建及其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8):919-9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立悬架车辆感载阀系统
- 下一篇:机动车刮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