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硼酸-氧化锌改性氢氧化镁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3430.2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虞鑫海;霍蛟龙;赵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K9/06;C08K9/02;C08K3/22;C09C1/02;C09C3/12;C09C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硼酸 氧化锌 改性 氢氧化镁 阻燃 乙烯 醋酸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氧化镁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硼酸-氧化锌改性氢氧化镁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三大合成材料的应用往往采用复合材料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良,可设计性及易加工等。促使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众所周知,三大合成材料都是含碳、氢、氧量很高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比较容易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热释放率较高,热值较大,火焰传播速度快,而且有可能产生浓烟和毒气。一旦发生火灾便很难扑灭,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潜在的火灾危险性。所以积极发展和推广应用难燃材料,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意识,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EVA是近年来发展很迅速的塑料产品之一。它具有优良的耐冲击和耐应力开裂、撕裂性、穿刺以及低密度、柔软性、高弹性、良好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与填料、阻燃剂等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EVA树脂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性能与醋酸乙烯酯(VA)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醋酸乙烯(VA)含量在5%~40%。与聚乙烯相比,由于在高分子链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结晶度,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封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包装膜、功能性棚膜、热熔胶、发泡鞋料及玩具等领域。一股来说,EVA树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链上醋酸乙烯酯(VA)的含量。VA含量低(通常小于10%),树脂性质类似于低密度聚乙烯,柔软且抗冲击强度较好,适合制造重负荷装袋材料。当VA含量为10-20%的EVA透明性好,适合制造农业收缩包装薄膜。VA含量更大的EVA可做涂层、粘合剂、涂料和交联弹性体用。
尽管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性能优异,其燃烧热值随乙烯含量增加而增加。随着VA的含量的增加,其阻燃性能有一定地提高,但是仍旧不能满足一些特殊领域的使用要求。其燃烧过程中产生带有毒性气体的黑烟,限制了其在家电、建筑、建材和电缆等方面的应用。
卤系阻燃剂因其用量少,就能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且应用范围广,曾一度成为阻燃剂市场的主流。但卤系阻燃剂阻燃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腐蚀性和有毒气体,由此引发的二噁英(Dioxin)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社会环保力度的加强,含卤阻燃剂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磷系阻燃剂本身有毒且发烟量大,在常温下为液态,容易从废料中泄露出去,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污染电子元件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环氧树脂的耐湿性和可加工性等,红磷阻燃剂成型时还会产生红磷分解气体。对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氢氧化镁可以说是当前公认具有填充、阻燃和抑烟三重功能的阻燃助剂,和其他阻燃剂相比,其在高分子材料应用中不仅能达到优良的阻燃效果,且有很好的抑烟效果,而且具有无毒、无腐蚀和低价等优点。
氢氧化镁属于无机极性添加型阻燃剂,热分解温度在340-490℃范围内,分解时,吸热量可高达448KJ/mol。在受热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水汽,该水汽可冲淡可燃物表面氧气的浓度,从而使表面燃烧较难进行;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材料表面火焰的实际温度,使高分子聚合物降解为低分子的速度减慢,减少了可燃物质的产生;另外氢氧化镁可以形成表面炭化层,并且阻止了热量和空气中氧气的进入;同时高温分解生成的氧化镁是良好的耐火材料,所以一旦火源熄灭,燃烧即可自行很快停止,起到了较好的阻燃效果。此外,氢氧化镁具有硬度低的优点,是一种软质材料,与氢氧化铝相比能承受更高的加工温度,对机械磨损较小,可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因氢氧化镁的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固体降解区,即减少可燃物的产生,但对预燃区的作用很小,可燃物质的燃烧不受影响,从而产生的烟雾就小了。另外,在最外层的燃烧产物区可冲淡和吸收一部分烟雾,故氢氧化镁具有消烟的作用。
氢氧化镁由于表面极性大,阻燃机理为脱水、与氧化产物阻隔,其阻燃效率相对比较低,要想达到一定的阻燃级别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一股添加量在60%左右。但是此时聚合物体系力学性能严重下降,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针对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需要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和协同阻燃处理。偶联剂法、表面活性剂法、微胶囊化法、超细化法、与其他阻燃剂的协同增效等五种方法,目前是用来改性氢氧化镁的主要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