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致冷油雾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3761.6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蒋勇;李鹏飞;王兆连;杨金城;钱宁;何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致冷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理化学处理及仪表领域,用于乙烯化工生产装置中工艺样品预处理(干净)及保证仪表能够正常分析的一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裂解气在线色谱分析仪是控制裂解深度、保证裂解炉高效运行的重要的在线分析仪表。长期以来,裂解气色谱分析仪样品预处理系统因在设计、设备选型、安装、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由于环境温度、保温等因素,色谱分析仪样品中有少量的凝液析出,其凝液对预处理中流量计、样品管线、色谱仪取样阀的可靠运行和取样造成一定的隐患。造成裂解气在线色谱分析仪在运行过程中,样品中夹带油雾,预处理系统降温不理想、除油、除水不彻底,影响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分析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法投用。乙烯裂解工艺生产对乙烯裂解气样品在线分析色谱仪的要求是,即使在裂解装置工艺波动、样品温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要确保样品中不含油雾,并将样品彻底净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裂解气在线色谱分析仪的稳定运行,才能优化乙烯生产、提高乙烯收率。对于样品中油雾的去除,在以前的技术攻关中先后尝试过玻璃球吸附、陶瓷环吸附、纸质滤芯吸附、纤维滤芯吸附等处理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雾分离方法,尤其是涡旋制冷油雾分离方法,实现过程色谱仪对乙烯裂解气样品的在线分析。该发明将进入色谱分析仪样品中的油雾彻底清除干净,即使在裂解装置工艺波动、样品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确保样品中不含油雾,将样品彻底净化。确保裂解气在线色谱分析仪的稳定运行,才能优化乙烯生产、提高乙烯收率。
涡旋制冷油雾分离方法,其特征是裂解气在线色谱分析仪使用的样品气体进行冷却,江通过涡旋制冷产生的冷空气作为冷媒用于冷却样品气体,冷气量和冷气温度可调节;样品气体在冷却壳体的盘管内与样品气体进行热交换。涡旋制冷管的气源为仪表空气,通过调节仪表空气的压力,来确定冷气量;盘管内的样品气体冷却后,进入盘管下部的气液分离罐,样品气体在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时,气液分离罐设置在冷却壳体内,分离后的液体进入集液罐,气液分离后的样品继续经过冷却,在出冷却器后对样品进行伴热。
本发明结构能确保分离后的液体不会被再次汽化,同时能确保分离后的样品不会被再次冷凝。样品气体中高沸点成分的冷凝在一根10±2米的盘管内,样品气体温度控制在5±2℃较好,在将涡旋制冷量确定为15SCFM,尤其是样品温度降到5℃,除油雾效果和可靠性最佳。
本发明根据优化设计的裂解气样品处理技术方案,将通过冷却样品气体,以彻底去除水分和油雾。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①、用涡旋制冷管产生的低温冷气冷却样品,通过降低样品的露点除去高沸点成分,彻底净化待分析的乙烯裂解气。
②、冷却气量和温度通过控制涡旋制冷管入口的仪表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可靠实现。
③、样品的冷却和高沸点成分的冷凝在一根10±2米的盘管内进行,能够确保样品的充分冷却。
④、冷却器的外壁通过绝热保温,将冷却的过程与环境温度隔离,消除了环境温度的影响。
⑤、样品气体与冷凝液的分离在冷却环境中进行,避免了凝液的再次汽化。
⑥、气液分离的结构特殊,冷却分离的过程无死体积。
裂解气取样装置的除油效果大大增强;进入工业色谱仪的样品中不含油污。
目前这种方法已推广应用在国内其它乙烯裂解装置,效果显著。
涡旋制冷油雾分离是核心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除去样品中的饱和油雾和水分。经过不断的探索和优化,最终找到了适用处理乙烯裂解气饱和油雾和水分的涡旋制冷油雾分离方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冷却气量和温度通过控制涡旋制冷管入口的仪表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可靠实现。
样品的冷却和高沸点成分的冷凝在一根10±2米的盘管内进行,能够确保样品的充分冷却。
冷却器的外壁通过绝热保温,将冷却的过程与环境温度隔离,消除了环境温度的影响。样品气体与冷凝液的分离在冷却环境中进行,避免了凝液的再次汽化。
本发明具有采样、过滤、冷却、除水、自动控温等多种功能,冷凝液能够将过滤出的粉尘带回工艺管道对滤网实现自清洗,广泛适用于催化裂解气、液化气、PTA等装置中对高温、高含水、含重质油及固体杂质等混合工艺气体进行连续采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蜗旋冷量对除油雾效果影响的图,
图3是最佳冷却样品温度的实验数据图,
图4是盘管长度对除油雾效果影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