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效节能氨回收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3975.3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温燕明;罗时政;汤志刚;姜爱国;王登富;康春清;江玉璋;陈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1C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马祥明 |
地址: | 250308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回收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从含氨废水,包括煤焦化、煤气化以及化肥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回收氨的节能工艺,属化学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氨废水是化工过程常见的液体排放物之一。如果不回收其中的氨造成环境污染根本无法直接排放,工业上多采用回收部分氨,使废水中的氨含量≤100mg/L以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后排放的方法。
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精馏法或气提法回收含氨废水中的氨。精馏法用直接精馏法和间接精馏法两种。由于直接精馏法是将蒸汽直接通入精馏塔内蒸发回收氨,蒸汽冷凝后和塔釜排放水混合,生化处理负担大幅增加;间接精馏法虽然不增加生化处理水量,但是通常精馏采用一次能源(如蒸汽和煤气等),能耗较大。
气提法虽然不采用加热方式,但是气提采用的惰性气体用量大,引起设备体积增加,风机功率大,加大设备投资和运行消耗,而且气提气中氨的浓度较低,不利于进一步氨的利用,回收综合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氨回收综合成本高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效节能氨回收工艺,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工艺使用的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效节能氨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A.利用工业余热气体加热循环介质,该步骤在余热加热器中进行,所述的工业余热气体为焦炉上升管煤气、焦炉烟道气、管式炉烟道气或煤气发生器烟道气;所述的循环介质为工业循环水、生化处理后的中水、蒸汽冷凝水或工业导热油。
B.多效加热和分离,该工艺在2-3组不同压力下操作的加热器和氨分离塔构成氨回收单元中进行,一效加热器和氨分离塔的压力控制在50~200KPa,后效加热器和氨分离塔的压力控制依次比前一效低30~50Kpa,而且前效氨分离塔顶的蒸汽作为后效加热器的热源使用。
经过余热加热的循环加热介质在循环泵作用下用于含氨废水的加热。含氨0.1~1.0%(wt%)的废水首先送入一效氨分离塔中,一效氨分离塔通过一效分离加热器加热,一效加热器采用循环加热介质加热,温度降低后的循环介质返回余热加热器重新加热。一效加热器和氨分离塔的压力控制在50~200KPa,温度控制在80~120℃。一效氨分离塔的液体进一步送入后效氨分离塔和加热器回收其中的氨气。后效加热器和氨分离塔的压力控制依次比前一效低30~50KPa,温度低20~30℃。而且前效氨分离塔顶的蒸汽作为后效加热器的热源使用。后效加热器和氨分离塔可以视回收情况确定为1组或2组。
多效节能氨回收工艺使用的设备,其特征是:主要包括使用余热气体加热的余热回收器、2-3组互相串联的由加热器和氨分离塔氨组成的氨回收单元,所述的余热回收器的二次热媒通道经循环泵与一效加热器的一次热媒通道相连接,一效加热器的二次热媒通道与一效氨分离塔的含氨废水通道相连接即一效氨分离塔底部的含氨废水出口连接一效加热器的二次热媒通道进口,一效加热器的二次热媒通道出口连接一效氨分离塔中部的含氨废水进口,一效氨分离塔顶端排放口经管道连接二效加热器一次热媒通道入口,二效加热器一次热媒出口有管道与二效氨分离塔的顶部相连接,一效氨分离塔中的脱氨废水出口有管道连接二效氨分离塔的中部,二效氨分离塔含氨废水出口连接二效加热器二次热媒通道入口,二效加热器二次热媒通道出口连接二效氨分离塔含氨废水进口,二效氨分离塔脱氨后的废水出口连接着脱氨废水排放管,二效氨分离塔顶部的氨气排出口连接着氨气排放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艺由在不同压力下的加热器和氨分离塔构成。含氨废水首先在较高压力下加入一效氨分离塔,一效氨分离塔用上述回收了工业废气的余热的一效加热器进行加热;回收了部分氨气的一效氨分离塔的液相继续加入压力降低的二效氨分离塔,二效氨分离塔用一效氨分离塔顶部的氨气在二效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如此反复2~3次,直至含氨废水中氨含量≤100mg/L以下。回收的氨气可冷凝成为氨水或者用硫酸进一步吸收成为硫铵。
本工艺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与传统常压的工艺相比,新工艺节能50%~80%,与仅单纯使用负压的工艺相比,节能30%-4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感应开关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电缆密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