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挖锚注回填控制深井岩巷底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4575.4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广祥;常聚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挖锚注 回填 控制 深井 岩巷底臌 方法 | ||
1.一种超挖锚注回填控制深井岩巷底臌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a、在深井岩巷中按照要求施工巷道,巷道断面(1)形成时在巷道顶板及两帮进行支护,待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相对稳定时,对巷道底板进行超挖,所述超挖是开挖底板水平面(2)以下的岩层,开挖深度为800-1000mm;
b、对于超挖后的底板首先以螺纹钢锚杆(3)进行支护;再在超挖的底板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防渗层(5);
c、在超挖的底板上施工底板注浆孔(6),在所述底板注浆孔(6)内安装注浆锚管,向所述注浆锚管中注入水泥浆,形成注浆加固锚管;
d、回填与超挖深度相同厚度的混凝土,形成抗变形回填混凝土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挖锚注回填控制深井岩巷底臌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b中,在对于超挖后的底板首先以螺纹钢锚杆(3)进行支护之后,再在巷道底板局部以锚索(4)实施锚索加固,然后再施工混凝土防渗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5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流旋喷复能发电机
- 下一篇:通用型碳纤维筋夹片式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