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4639.0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模落料 送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连续模落料的生产中,往往需要一定的装置来配合传送落下的零件。在不停机床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传送带传出,而传送带价格昂贵。而且,在此情况下使用寿命也不长。所以实用性不高。在如今全球金融形式下,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目前,亦有用精益管与滚道的组合去实现,但是塑料滚道使用寿命不长,加上精益管在较重冲击载荷下的使用寿命也不能让人满意。同时,一旦某个部件出现问题都很难进行拆装替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包括有主支架,主支架的一端为入料端,主支架的另一端为出料端,入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有落差倾斜角;所述主支架上分布有传送部件;所述主支架之间连接有辅助固定杆;所述主支架的外侧设有挡条。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所述的传送部件为滚珠部件、滚轮部件、辊筒部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所述的滚珠部件包括有基座,基座底面与主支架相连,基座内嵌设有滚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所述的落差倾斜角为10~30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所述的落差倾斜角为20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所述的出料端下方设有落料部件,落料部件的一侧设有挡板。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中,所述的入料端的一侧设有模具连接部件。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免去价格昂贵的传送带以及寿命不长的精益管与滚道,仅仅通过重力与传送部件的配合即可实现零件的传送。并且,整个发明构造简单,易于推广和维护。同时,其使用寿命长,即使单个的传送部件出现损坏,亦可以进行单元替换。维修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滚珠部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的横向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主支架 2挡条
3滚珠部件 4基座
5钢制滚珠 6辅助固定杆
7挡板 8连续模设备
9落料部件 10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连续模落料送出装置,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有主支架1,主支架1的一端为入料端,主支架1的另一端为出料端。并且,入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有落差倾斜角。同时,在主支架1上分布有传送部件,所述主支架1之间连接有辅助固定杆6,即如图2所示。考虑到零件10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从主支架1的两侧意外跌落,在主支架1的外侧设有挡条2。再者,考虑到主支架1与辅助固定杆6即有一定的强度,又不会过重,其采用铝型材制作。
具体来说,为了便于传送部件能够有效对零件10进行传送,免去零件10传送中出现不必要的停顿,传送部件为滚珠部件3、滚轮部件、辊筒部件。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滚珠部件3包括有基座4,基座4底面与主支架1相连,基座4内嵌设有钢制滚珠5,即如图3所示。
同时,为了让传送部件与零件10之间无需采用能源供给,只依托重力来实现传动,入料端与出料端之间的落差倾斜角为10~30度。并且,考虑到对零件10的收集,在出料端下方设有落料部件9,落料部件9的一侧设有挡板7。这样能够让延主支架1滑落的零件10依次堆叠在。当然,考虑到对成品零件10的快速收集,同时不会让下落的零件10过分冲撞挡板7,所述的落差倾斜角为20度。
再者,为了便于本发明与连续模设备8的有效连接,在入料端的一侧设有模具连接部件。由此,可以通过模具连接部件将本发明安置到连续模设备8的产品出料口上,进行有效地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
- 下一篇:含CO2和甲烷的氪氙浓缩物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