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4805.7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贾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9/00;F25D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1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显示单元的冰箱,尤其涉及一种箱体内外都具有显示单元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者往往需要实时了解冰箱的工作情况,并且及时、方便、可靠地控制冰箱的工作状态,在冰箱上显示单元,就可以实现对冰箱工作情况的观察和控制。
目前市售的冰箱中,有些是将显示单元设置在冰箱门的外表面上,有些则是将显示单元设置在储藏室内。由于使用习惯不同,有些使用者希望在不打开冰箱门的情况下即可及时发现冰箱的运行状态,而有些使用者需要针对冰箱内的不同存储食物来调节冰箱的保鲜模式,前者可能倾向于使用设置在冰箱外部的显示单元,而后者则可能倾向于设置在冰箱内部的显示单元。因此,将显示单元仅仅设置在冰箱内部或者冰箱外部,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
另外,如果冰箱只设置一个显示单元,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冰箱使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使操作者无论在打开和关闭冰箱门的情况下都可以了解冰箱的工作状态,可使冰箱外形简洁美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并且可以提高冰箱显示及控制的可靠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冰箱门和冰箱控制器,冰箱中具有至少一个由箱体和冰箱门限定的冰箱容腔,冰箱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可电连接;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箱体和/或冰箱门的外表面上,包括可指示出冰箱工作状态的第一指示部;第二显示单元设置在冰箱容腔的内侧,和/或由箱体和冰箱门彼此覆盖的部分上,包括可调整冰箱工作状态的第二操作部和可指示冰箱工作状态的第二指示部。
根据本发明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单元可以分别设置在各冰箱门上。
根据本发明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第一指示部可以通过图形、颜色和/或文字指示温度、保鲜模式和/或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单元还可以包括可调整冰箱工作状态的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为按键或触键。
根据本发明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可分别承担不同的调整工作状态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单元设置在箱体被冰箱门覆盖的冰箱框上,或者设置在冰箱门内侧上。
根据本发明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第二操作部可以采用按键或触键;另外,第二指示部可以指示温度、保鲜模式和/或运行状态等。
根据本发明,在冰箱的内外都设置显示单元可以更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使用者不论在冰箱门是否打开的情况下,都能及时了解冰箱的工作状态或者进行调整;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利用冰箱内部的显示单元,针对放入的不同物品,直接选择不同的冷藏模式,以确保物品的储存质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不仅只有一个显示单元,因此可以提高冰箱操作的稳定性。特别是,如果不同的显示单元根据设计要求显示不同的内容,可以使冰箱的外观更加简洁,便于使用者维护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冰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冰箱中第一显示单元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冰箱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冰箱中第二显示单元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箱体 12 冰箱框 14 冰箱容腔
20 冰箱门 22 冰箱门内侧 30 控制单元
32 第一显示单元 324 第一指示部 325 指示件
34 第二显示单元 342 第一操作部 344 第二指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分。
图1是冰箱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中的冰箱为三开门冰箱,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冰箱也可以是单门冰箱或双开门冰箱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