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终端的分步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5433.X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明和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12;H04W12/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终端 分步 防伪 验证 身份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电信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物联网应用,它是利用最新的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打假防伪,消费者购买商品和设备时,无从提前了解其真实身份状况的难题。由于其开放式分步防伪鉴权验证设计,方便了商家企业防伪技术、方案的任意选择和组合,以及产品生产时段和批次,对防伪技术、方案的随时动态调整设定,这样就没有给造假者留下任何作假的空间;建立“识真防伪”的技术体系,不仅达到了防伪的目的,更多地是对商家企业及其产品,进行了宣传展示推广;实现“货到方知”为“提前已知”的明白消费,把防伪业务进行身份鉴权业务的延伸整合。这样,商家和用户的参与度就很高,从而保证了该技术发明的市场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防伪是对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
防伪技术种类很多,主要有印刷防伪技术、化学材料防伪技术、物理防伪技术、数码信息防伪技术、结构和包装防伪技术、人体和生物特征防伪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防伪技术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编码技术和印刷标刻技术进行防伪的一种高新技术。其发展方向和重点是:不断地将新的技术融于防伪网络系统中,同时应开发适用于防伪的专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加强防伪网络的安全性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已有的计算机网络防伪技术,及其发明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些防伪技术思路和应用方法,部分解决了一些防伪问题,但还存在很多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克服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防伪编码标记方式,是指仅设置一个防伪标记编码,并由数据库查找该防伪标记编码是否存在,来判定产品真伪的防伪方法。这样的弊端是,即使判定为真,但不能杜绝对于价值很大的商品或设备,不法厂家或经销商,采取偷梁换柱,掏心留壳,替换关键部件等作伪做假行为;如果验证通道不具有知名度,或者防伪技术不具有独占性,作伪者就可以借用同样的技术方式,误导用户到它的验证通道去进行验证,作假者仿照同样的技术,最终搞得用户真假难辨;由于单一防伪标记无法提供用户更多真品信息,作伪者仿冒作假容易,用户也无从进行比较鉴别,达不到真正防伪的目的。
2、验证一次失效的防伪方式,即就是采用短信码或语音查号的方式,判定验证码是否已经被验证使用过,从而提醒用户是否为假的防伪方法。这样的弊端是,如果用户并不在验证后,就一定要购买该商品或设备,那么厂家和商家,势必要为已经验证过的商品或设备,更换验证码,造成很大的麻烦,况且,有时候是无法再更换的;如果因生产,包装,运输和存储造成输入码或验证码的破损,模糊,无法进行验证该商品或设备的真伪,即使商家打折处理,用户也会怀疑,但该商品或设备的商品属性和使用属性,依然部分或全部存在。
3、专有技术防伪方式,即就是采用一种单一专有的防伪技术或方法,实现对商品或设备的防伪处理。这样的弊端是,无法覆盖所有产品的防伪需求,如果要做成大面积防伪应用,建成集成式防伪技术服务平台,培养用户一定的使用习惯和平台信誉度,这将无法做到;另外对于该防伪技术,如果宣传不够,一般用户并不认知,无法了解其真假,给仿冒制假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外供防伪标识的方式,也存在极大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风险。
4、明暗码组合防伪方式,是将要验证的暗码,标志在产品的一般不能随意读取的所在,或者需要借助特殊的工具才能辨识的验证编码。这样的弊端是,验证需要破坏商品或设备的商品整体性(但不影响使用整体性),如果用户最终因其他原因,放弃购买该商品或设备,而用户的行为并不违法,这必然会造成麻烦与冲突,从而抑制用户的购买欲望,影响该商品或设备的销售;如果要借助特殊的工具才能辨识验证编码,这也给用户带来麻烦和不便,同样会抑制用户的购买欲望,影响该商品或设备的销售。
上述问题的存在,为运用全新的防伪技术理念,整合最新技术,开发新一代防伪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个电信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物联网应用,它是利用最新的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技术,解决长期困扰企业打假防伪,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设备时,无从提前了解产品真实状况的难题。本发明的技术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明和,未经任明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5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烯与α-烯烃的弹性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电线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