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塔基群锚基础全断面重复注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5968.7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尚思良;杨治平;杨俊波;李忠义;夏建国;胡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武汉中电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5/7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塔基群锚 基础 断面 重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锚杆基础加固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输电线路塔基群锚基础全断面重复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技术及使用在国内、外以较成熟,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实践证明了它的应用价值和安全可靠性。我们将群锚基础形式应用到特高压输电线路塔基中尚为首例,高压输电线路塔基受力不同于其他建筑物基础的特性,要求基础不仅是承重,而且要求较大的抗拔力、抗水平力及特殊自然环境引起的负荷,因此塔基不仅要求基础坚实,而且要求基础周围所能影响的范围内岩土要求稳固,现有的锚杆技术中多为单锚及锚周围岩土进行压注水泥浆处理,而单锚压浆需用中空锚杆、造价为钢筋(索)锚杆的2~3倍,而且只能在锚杆孔中先浇砼、初凝后由孔底注压一次水泥浆,因此水泥浆对锚杆体及周围岩土浸入范围极其有限。
随着输电线路的飞跃发展,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相应的塔基础抗拔力,抗压承载力、抗水平力都要求大幅提高。面临这样的荷载要求,采用传统的锚杆技术,只有加大基础尺寸,增加基础埋深来解决。这样既会导致基础施工难度加大,施工费用增高,也会导致大面积开方,出现大量弃土,从而引发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随着高电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增多,山区施工劳动条件恶劣,大型施工机具难以进点。目前传统方法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劳动条件难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塔基群锚基础全断面重复注浆方法,既适用于完整岩层也适用于软弱、破碎岩石层,可使锚杆砼柱注浆饱满、地基岩层加固并与锚杆形成整体,能够有效提高群锚基础的抗压、抗拔及抗水平的能力。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输电线路塔基群锚基础全断面重复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注浆孔周围的基坑中布置锚杆后,在注浆孔内置入压浆输入管,用砼固封注浆孔的孔口,同时固封压浆导管封头和回浆管,经过砼凝期后,开始向压浆输入管中第一次注浆;
(二)、注浆过程中回浆管开始回浆时,当浆液被稀释时在回浆池中加入水泥调整水泥浆浓度,控制浆液浓度并缓慢关闭回浆控制阀;
(三)、当注浆压力持续达到要求压力值时,停止注浆,或当注浆压力达到要求压力值时并且浆液注完后,停止注浆;
(四)停止注浆1~2天后,重复步骤(一)~(三)进行二次注浆,直到完成整个注浆。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向压浆输入管中第一次注浆前,先将气动注浆泵依次接通吸浆管和吸浆头,然后依次接通压力浆管、浆压压力表、压浆快速接头和压浆引管。
进一步地,注浆的动力源为空压机,空压机采用轻便汽油机驱动,分别接驱动注浆泵控制阀、气动注浆泵和孔内供气阀、供气快速接头。
进一步地,完成第一次注浆之后,在进行步骤(四)之前,压浆输入管在注浆孔内上下移动调整位置后,再进行第二次注浆。
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的第二次注浆完成后,停止注浆1~2天后,重复步骤(一)~(三)进行第三次次注浆,直到完成整个注浆。
在上述方法中,每次注浆完成后,用空压机压缩空气吹净注浆孔上部的浮浆、残浆及管内残浆,保持管道畅通。
本发明方法中,当注浆不能一次成功时,可进行多次重复注浆,可移动式压浆输入管可反复在注浆孔内上下移动使用,从而保证重复注浆顺利进行,使得浆液能够均匀地通过压力辐射至孔周围的岩层中,提高周围岩层的坚固度,注浆后成型的塔基础能和周围岩层形成一个整体,大幅提高锚基础的抗压、抗拔及抗水平的能力,降低施工难度和工作强度;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锚杆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在软弱、破碎岩层中也可进行群锚基础全断面注浆,在已施工的输电线路中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并且,基础底部嵌固于基岩中,利用岩石的抗剪切能力,以达到提高基础抗拔能力的目的
锚桩基础通过专业钻机成孔,工艺先进,施工基面小,充分发挥了下部岩体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拔能力,改变了以往通过加大基础尺寸和埋深来获得承载力的设计理念,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避免了人工开挖爆破作业对基础周围岩(土)体、植被的破坏,保护了自然环境。
(2)避免了爆破作业,提高了工人施工的安全性,也节省了因办理爆破作业证而花费的时间。
(3)避免了常规基础大开挖,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减轻了劳动强度。
(4)减少了弃土、弃渣量,保护了生态。也相应减少了因对弃渣保护而修建挡土墙或者是远距离运输弃渣的费用。
(5)因基础减小,节约了钢材、水泥、砂石、水等,减少了运输量,这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山区,效益尤为明显。
(6)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武汉中电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武汉中电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5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