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元素负离子远红外抗紫外线电磁波污染防护衣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6027.5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成进学;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进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31/00;G21F3/02;D01F1/10;A61N5/06;A61N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元素 负离子 红外 紫外线 电磁波 污染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纳米元素负离子远红外抗紫外线电磁波污染防护衣,是属于健康纺织品织物防护衣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万物生长靠太阳,日光对人体是不可少的,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可以杀灭细菌,促进骨骼组织发育,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众所周知,臭氧层是地球大气的保护层,它像给地球打了一把“保护伞”,保护地球表面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使用氟里昂氯烷类物质(CIFC)以及工业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地球的保护大气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如果臭氧层的面积相当的空洞,到达地球的表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明显增加,将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据科学资料分析,美国每年约有50万个皮肤癌新患者,其中98%是受日光因素影响而致癌的。联合国环境计划置(UNED)认为,臭氧层每减少10%,世界皮肤病患者将增加25%。另有资料显示,臭氧层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强度会增加2%,人类患皮肤病的可能性会提高3%。近年来,因为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加,他们的共同症状是:日晒以后暴露在外面的胳膊、手臂、面部等不同程度地出现丘疹、红斑,而且又痛又痒、发热,有灼伤感。青少年接受紫外线越多,成年后皮肤肿瘤的发病率越高,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生态环境肆意破坏,导致臭氧层的减少,虽然与皮肤癌发病率有关的因素很多,但从长远的观点看,紫外线照射是重要的环境因素。由于到达皮肤上的总紫外线量是重要因素,故对皮肤癌在较长时间间隔内总积累的紫外线剂量是根本上的发病原因。臭氧层遭到破坏不仅会增加皮肤病的发病率,还会引起人类免疫功能的下降,损伤皮肤基因,因此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紫外线辐射已经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根据光学原理,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一部分被物体表面反射,其余部分通过物体。同样紫外线照射到织物上也是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其余的透过织物。在一般情况 下,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反射率和吸收率增大,透过率就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就越好。从光学原理讲,紫外线屏蔽可用光学原理表示,即光照射到物体上,有部分在表面反射或散射部分被物体所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物体。
纺织品作为纤维素集合体,是一种多界面不均匀材料,除材料实体部分,对紫外线的吸收处,纤维和空气之间,纤维中基本高聚物与掺杂物之间的各界面,都对紫外线有反射和散射的作用,因而纺织品本身就具有一定屏蔽紫外线的能力。服装的抗紫外线能力主要取决于面料本身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而面料抗紫外线性能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组织和结构、织物的颜色、后整理方法及化学添加剂与测试条件等。不同的纤维有不同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同一纤维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具有不同的透过性能,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紫外线透过率较低,棉纤维和黏胶纤维有较高的紫外线透过率,蚕丝纤维紫外线透过率属于羊毛纤维和棉纤维之间,化学纤维中涤纶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最好,对UVB及以下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性,这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的苯环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但锦纶、黏胶的防紫外线性能较差,天然纤维中棉的防紫外线性能较差,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则与涤纶纤维相同。据报导,天然纤维中亚麻、大麻具有较高的抗紫外线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进学,未经成进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及其测风方法
- 下一篇:单水听器自由场被动测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