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稳定β型钛合金板材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8183.5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明;杨雄飞;韦青峰;王怀柳;张波;吴建国;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钛合金 板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稳定β型钛合金板材加工方法,属于钛合金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钛及钛合金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火力及原子能发电、海水淡化、舰艇船舶、汽车及体育休闲等领域。其中钛及钛合金板材是重要的产品形式,占总产量的80%以上。
一股来说,β型钛合金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冷加工性能,但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析出导致合金易脆(如Ti-13V-11Cr-3Al)或者存在偏析(如Ti-11.5Mo-6Zr-4.5Sn)等不利因素阻碍了β型钛合金应用。1981年,美国TIMET公司开发出Ti-15-3合金,该合金含有同晶型β稳定元素V、共析型β稳定元素Cr、中性元素Sn和α稳定元素Al,其名义成分为Ti-15V-3Cr-3Sn-3Al,是一种亚稳定β钛合金。该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无铸造偏析问题,冷轧和冷成形性能优良,冷轧变形量可达到90%以上。通过时效处理室温强度可以达到1080MPa,主要用于制造各种钣金构件与紧固件。固溶处理状态在200℃以下工作,固溶时效状态可在290℃工作。
由于该合金为亚稳定β型合金,含有临界浓度以上的β稳定元素,少量的Al和中性元素。现有加工工艺:铸锭经过三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后,经过表面清理,在1050℃~1150℃进行4个火次的单向拔长成板坯,然后在950℃~1000℃进行热轧,然后别在760℃~850℃退火,冷轧均出现冷轧开裂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当的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导致合金室温加工塑性变差,导致冷加工难于进行且产品性能难以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Ti-15-3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提高合金的冷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亚稳定β型钛合金板材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铸锭
根据钛合金板材的组成成分要求,选择海绵钛、Al-V合金:Ti-Sn合金、纯铬、纯铝为原料,经配料、混料,压制、焊接成电极,熔炼成成品铸锭;
所述焊接和熔炼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因为钛在熔融状态,除不与惰性气体反应外,其它元素均与之发生反应,因此,必须采用真空进行焊接和熔炼。
(2)铸锭开坯
铸锭先在800℃~850℃装炉并保温100-150分钟,然后升温至1100℃~1150℃后保温240~360分钟,经过多次镦拔(镦粗和拔长)后完成第一火;然后经过2火次单向拔长至开坯完成得到坯料;
所述镦粗是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拔长则是与镦粗相反操作的工序,即断面缩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
采用多次镦拔以控制板坯组织,使其晶粒得到充分破碎,为后续冷加工提供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因为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的铸锭组织很粗大,锻造组织不控制会“遗传”到后面的产品上去,造成冷轧塑性差等缺陷。镦拔次数通常为1~3次,多过3次,因坯料温度降低而使锻造操作比较困难。
(3)板材轧制
将开坯锻造的坯料锯切成板坯在800℃~1000℃温度下进行轧制成4mm~10mm厚的热轧板坯;
热轧板坯经过退火、碱酸洗处理后进行冷轧至厚度为1-3mm的板材;所述退火温度760~850℃钟。
进一步地,所述的亚稳定β型钛合金板材优选Ti-15-3合金板材,步骤(1)熔炼成成品铸锭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V:14.0-16.0%、Cr:2.5-3.5%、Sn:2.5-3.5%、Al:2.5-3.5%、Fe:≤0.25%、C:≤0.05%、N:≤0.05%、H:≤0.015%、0:≤0.15%,余量为Ti。
步骤(1)所述的各原材料可以选择以下材料:
海绵钛:0或1级,粒度为0.83~12.56mm;
Al-V合金:成分:V=83~87%,0≤0.25%,Fe≤0.30%,Si≤0.30%,C≤0.30%,其余为Al,粒度≤5mm;
Ti-Sn合金:Sn=40~80%,0≤0.10%,其余为Ti,粒度≤5mm;
纯铬:Cr≥99.5%,粒度≤5mm;
纯铝:Al≥99.5%,粒度≤10mm。
步骤(1)所述“焊接成电极”可以采用炉外氩弧焊接法,也可以在炉内自耗电极电弧焊接法。炉外氩弧焊接法设备简单,但是焊缝容易氧化污染;在炉内自耗电极电弧焊接法难以保证电极的平直度,生产效率低。
优选的是在真空等离子焊箱中焊接钛电极,能够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8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