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光子型数字微波测频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8260.7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喜华;潘炜;罗斌;闫连山;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0/155;H04B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移相梳状 滤波 阵列 光子 数字 微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检测、微波光子学、光滤波领域,尤其是光子技术型数字测频技术。
背景技术
在微波工程及应用领域,针对微波信号或系统的测量技术至关重要,涉及频率、相位、幅度、调制制式、到达方向等多个参量,其中频率作为反映信号时变特性的参量首当其冲地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微波测频的技术路线主要有电子型技术和光子型技术两种。电子型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分辨率和稳定性上具有优势;然而,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光子型技术在宽带瞬时性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当今待测的微波频段越来越高(高达几百GHz)。
因而,光子型微波测频方案成为研究热点,以光功率检测类型方案(其显著优势是仅需要低速的光电探测器)为代表,诸如采用光信道化器的方案、采用光梳状滤波器的方案、采用光纤光栅的方案、采用光域混频的方案等:1).F.A.Volkening,“Photonic channelized RF receiver employing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USA Patent 7245833B1,Jul.2007;2).H.Chi,X.Zou,and J.Yao,“An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microwave frequency based on optical power monitoring,”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vol.20,no.14,pp.1249-1251,2008;3).Z.Li,B.Yang,H.Chi,X.Zhang,S.Zheng,and X.Jin,“Photonic instantaneous measurement of microwave frequency using fiber Bragg grating,”Optics Communications,vol.283,no.3,pp.396-399.2010.4).L.A.Bui,M.D.Pelusi,T.D.Vo,N.Sarkhosh,H.Emami,B.J.Eggleton,and A.Mitchell,“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optical mixing in highly nonlinear fiber,”Optics Express,vol.17,no.25,pp.22983-22991,Dec.2009。这些方案充分体现了光子型技术在瞬时测频带宽上的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诸多方案的测频输出结果是模拟信号,也就是模拟化微波测频。而当前数字化测频输出或数字化接收机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人们可以直接从测频输出的数字化数据中获得信息,无需额外的高速模数转换器;易于与日益普遍的数字信号处理/分析软件和模块兼容,便于进一步分析和处理;此外,数字化测频输出数据便于长期存储。尽管已有光子型方案报道了数字测频输出(诸如彭越,张洪明,姚敏玉,“光脉冲欠采样宽带数字测频方法的设计与分析”光电工程,vol.35,no.3,pp.68-72,2008.);但其需要引入额外的模数转换器和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才能获得数字输出,而不是直接得到数字编码输出,过程略显复杂。
为同时实现简易光子型和数字化微波测频途径,直接获得数字编码的测频输出,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颖的测频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陈述的已有方案在直接数字化测频方面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子型数字微波测频方法,从而使其兼备光子型技术的宽带瞬时性能等优点、数字化输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以上方法的实施提供核心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手段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8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