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仪及其梯形失真校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8296.5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4 | 分类号: | H04N5/74;H04N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仪 及其 梯形 失真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设备及其图像失真校正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投影仪及其梯形失真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当使用投影仪将图像画面显示投射到投影区域(例如屏幕或墙面)上时,往往由于投影仪与投影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显示在投影区域上的图像画面产生梯形失真。通常,使用者通过手动调节投影仪与投影区域的相对位置来校正梯形失真,例如通过操作投影仪上的按键进行梯形失真校正,或者使用遥控器远程遥控完成梯形失真校正。这种手动操作按键校正梯形失真的方式相对不方便,而且不能保证完全消除梯形失真现象,从而无法能获得最佳的画面投影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投影仪及其梯形失真校正方法,能够对投影仪在画面投影过程中产生的梯形失真进行自动校正,以便获得最佳画面的投影效果。
所述的投影仪包括投射镜头、驱动单元、存储单元、摄像单元以及梯形校正单元。该梯形校正单元包括:初始化模块,用于从存储单元内读取一幅内白外黑的正方形图片,以及控制投射镜头在所述投射区域内投射该内白外黑的正方形图片;行校正模块,用于控制投射镜头在每一梯形行校正等级下向投射区域投射正方形图片,通过摄像单元在每一梯形行校正等级下从投射区域内摄取影像,以及通过比较每一幅影像的每一行白色像素点的开始位置来对梯形失真进行梯形行校正;列校正模块,用于用于控制投射镜头在每一梯形列校正等级下向投射区域投射正方形图片,通过摄像单元在每一梯形列校正等级下从投射区域内摄取影像,以及通过比较每一幅影像的每一列白色像素点的开始位置来对梯形失真进行梯形列校正。
所述的投影仪的梯形校正方法包括步骤:从存储单元内读取一幅内白外黑的正方形图片,并控制投射镜头在使用者选定的投射区域内投射该内白外黑的正方形图片;控制投射镜头在每一梯形行校正等级下向投射区域投射正方形图片;通过摄像单元在每一梯形行校正等级下从投射区域内摄取影像;通过比较每一幅影像的每一行白色像素点的开始位置来对梯形失真进行梯形行校正;控制投射镜头在每一梯形列校正等级下向投射区域投射正方形图片;通过摄像单元在每一梯形列校正等级下从投射区域内摄取影像;通过比较每一幅影像的每一列白色像素点的开始位置来对梯形失真进行梯形列校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投影仪及其梯形失真校正方法能够对投影仪在画面投影过程中产生的梯形失真进行自动校正,以便获得最佳画面的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投影仪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2是投影仪在投影区域上的投射画面时产生梯形失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投影仪的梯形失真校正的梯形行校正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投影仪的梯形失真校正的梯形列校正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投影仪 100
梯形校正单元 1
初始化模块 11
行校正模块 12
列校正模块 13
投射镜头 2
驱动单元 3
摄像单元 4
存储单元 5
微处理器 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投影仪100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投影仪100包括梯形校正单元1、投射镜头2、驱动单元3、摄像单元4、存储单元5以及微处理器6。当投影仪100通过投射镜头2投射图像画面(例如图2A所示的正方形图片)到投影区域(例如屏幕或墙面)上时,往往由于投影仪100与投影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显示在投影区域上的图像画面会产生梯形失真(例如图2B所示的梯形图片)。所述的梯形校正单元1用于对投射镜头2在画面投影过程中产生的梯形失真进行自动校正,例如将图2B所示的梯形图片校正还原为2A所示的正方形图片,以便获得最佳画面的投影效果。
所述的投射镜头2是指一种具有校正梯形失真功能的光学控制镜头,能够对梯形失真图像(例如图2B所示的梯形图片)进行梯形失真校正,其包括梯形行校正以及梯形列校正。在本实施例中,投射镜头2的梯形行校正以及列校正均包括-10至+10共20个校正等级,例如-10至-9为第一等级、-9至-8为第二等级、....、9至10为第二十等级。其中,最小校正等级为第一等级,最大校正等级为第二十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8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药丸加粉双层振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增强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