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入设备的告警屏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8974.8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崇银;向忠清;蒙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设备 告警 屏蔽 方法 | ||
1.一种接入设备的告警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告警屏蔽信息的下发与获取以及告警上报处理,
所述告警屏蔽信息的下发与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①、在配置告警屏蔽信息前,EMS会先获取设备已配置的告警上报管理表:EMS获取设备已配置的告警上报管理表时,由核心交换盘将其本地保存的已配置的告警上报管理表上传给EMS;所述已配置的告警上报管理表由多条记录组成,每条记录都是一个完整的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
②、配置告警屏蔽信息时,先由用户在EMS录入所需的单条或多条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之后EMS会判断用户录入的单条或多条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中的告警屏蔽属性字段与从设备上读取的缺省告警屏蔽属性配置之间逐条比对是否有变化,
如有变化,EMS将有变化的条目下发给核心交换盘,核心交换盘在其本地保存此配置信息,并通过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判断对象的类型,逐条将属于线卡或其他单盘和远端设备的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下发到线卡或其他单盘,
线卡通过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判断对象的类型,再将属于远端设备上的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下发给远端设备;
③、当作为告警源的核心交换盘、线卡或其他单盘、远端设备收到,下发的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后,
各告警源先判断告警屏蔽属性字段是否为不上报,如果为不上报,则判断设置告警上报方式为不上报的告警是否已经产生,如果已经产生,则相关对象会产生一个结束告警上报给EMS,然后本地保存此条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EMS收到该结束告警后,在界面上结束该条告警;如果为上报,则直接保存此条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
核心交换盘还要判断告警屏蔽属性字段是否为不记录日志,如果为记录日志时,则设置告警上报方式为记录日志的告警需要上报到核心交换盘上;
④核心交换盘、线卡或其他单盘、远端设备根据新接收到的告警屏蔽管理基本信息更新各自在其本地存储的已配置的告警上报管理表;
所述告警上报处理包括ONU告警上报、线卡告警上报、核心交换盘告警上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设备的告警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NU告警上报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新ONU本地告警产生后,由ONU告警管理单元判断该告警的告警屏蔽属性是否为不上报且不记录日志,若是,则直接丢弃该告警,如果不是,则将此告警上报给线卡;
步骤二:线卡告警管理单元收到ONU上报的告警后,判断此告警的屏蔽属性是否包含延时上报,若是则进行一定延时处理,当延时时间到达后,立即将告警上报给核心交换盘,若不是,则直接将该告警上报给核心交换盘;
步骤三:核心交换盘告警管理单元收到线卡上报的告警后,判断此告警的屏蔽属性是否包含记录日志,若是则将告警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中;所述告警信息中包含告警对象地址信息,告警名称,告警产生时间,告警结束时间;
完成日志处理后,判断此告警的屏蔽属性中是否包含立即上报或延时上报,若是则将此告警上报给EMS,若不是则丢弃该告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设备的告警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卡告警上报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新的线卡本地告警产生后,由线卡告警管理单元判断该告警的告警屏蔽属性是否为不上报且不记录日志,若是,则直接丢弃该告警,若不是,则继续判断该属性是否包含延时上报,若是则进行一定延时处理,当延时时间到达后,立即将告警上报给核心交换盘,若不是,则直接将告警上报给核心交换盘;
步骤二:核心交换盘告警管理单元收到线卡上报的告警后,判断此告警的屏蔽属性是否包含记录日志,若是则将告警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中;所述告警信息中包含告警对象地址信息,告警名称,告警产生时间,告警结束时间;
完成日志处理后,判断此告警的屏蔽属性中是否包含立即上报或延时上报,若是则将此告警上报给EMS,若不是则丢弃该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89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