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9840.8 | 申请日: | 2010-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益成;陈怡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7/00;F21V19/00;F21V7/00;G09G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应用 显示装置 | ||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
第一壳件,具有顶部及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连接于该顶部;
导光件,位于该第一侧部的内侧且具有入光面与上表面;
光源,位于该第一侧部的内侧且邻近该导光件设置,该光源具有出光面,该出光面面向该入光面;以及
限位结构,突出于该顶部的下侧的壁面,该限位结构位于至少部份的该光源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的该上表面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件,具有底部及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连接于该底部,该第一侧部配置于该第二侧部的外侧,且该顶部配置于该第二侧部上,使得该顶部与该底部分隔地设置,以形成容置空间,其中,该导光件配置于该底部上;以及
电路板,配置于该第二侧部的内侧的侧壁面,且该电路板的高度等于该容置空间的高度,该光源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限位结构朝向该底部突出于该顶部的下侧的壁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层,配置于该限位结构的下表面,该反射层位于该限位结构及至少部份的该光源之间,且位于该限位结构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复数个光源,该限位结构对应设置于该些光源的上方,该限位结构具有平面,该平面位于至少部份的各该光源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的该上表面的上方。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
显示面板,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具有显示面;以及
背光模块,配置于该壳体内,该背光模块包括:
第一壳件,具有顶部及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连接于该顶部;
导光件,位于该第一侧部的内侧,且具有入光面与上表面,该上表面平行于该显示面,该入光面垂直于该显示面;
光源,位于该第一侧部的内侧且邻近该导光件,该光源具有出光面,该出光面面向该入光面;以及
限位结构,突出于该顶部的下侧的壁面,以邻近至少部份的该光源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的该上表面的上方,该限位结构用以限制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相对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壳件,具有底部及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连接于该底部,该第一侧部配置于该第二侧部的外侧,且该顶部配置于该第二侧部上,使得该顶部与该底部分隔地设置,以形成容置空间,其中,该导光件配置于该底部上;以及
电路板,配置于该第二侧部的内侧的侧壁面,且该电路板的高度等于该容置空间的高度,该光源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限位结构朝向该底部突出于该顶部的下侧的壁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反射层,配置于该限位结构的下表面,该反射层位于该限位结构及至少部份的该光源之间,且位于该限位结构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复数个光源,该限位结构对应设置于该些光源的上方,该限位结构具有平面,该平面位于至少部份的各该光源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的该上表面的上方。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
显示面板,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具有显示面;以及
背光模块,配置于该壳体内,该背光模块包括:
第一壳件,具有顶部及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连接于该顶部;
导光件,位于该第一侧部的内侧,且具有入光面与上表面,该上表面平行于该显示面,该入光面垂直于该显示面;
光源,位于该第一侧部的内侧、该顶部下方且邻近该导光件,该光源具有出光面,该出光面面向该入光面;以及
反射层,设置于该光源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括限位结构,突出于该顶部的下侧的壁面,该限位结构位于至少部份的该光源及至少部份的该导光件的该上表面的上方,该反射层配置于该限位结构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98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电子钱包进行消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氮化锌PP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