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HC-SCR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79857.3 申请日: 2010-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1947449A 公开(公告)日: 2011-01-19
发明(设计)人: 李新勇;陆光;曲振平;肇启东;石勇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72 分类号: B01J23/72;B01D53/86;B01D53/56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梅洪玉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ti 基蒙脱土 cu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hc scr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无机纳米催化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纳米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该纳米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应用于中低温(150-350℃)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

背景技术

NOx主要来源于电厂排放气和汽车尾气,可使人类产生肺气肿、视力减退、支气管炎等疾病,且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因此,世界各国制定了限制NOx排放的各项法规和政策,所以有效的去除NOX对于环境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各种去除NOx方法中,选择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SCR)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征,是目前唯一工业化的脱硝技术。此技术主要以V2O5-WO3/TiO2为催化剂去除NOx,但此催化剂具有毒性,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Cu等过渡金属催化剂价格低廉、产量大、无毒,但是目前在脱硝过程中反应温度较高,在300℃以上。Y. Wan等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得Cu-Al-MCM-41催化剂,此催化剂在350℃时NO取得最高的转化率,N2的收率在40%左右(Y.Wan,J.X.Ma,Z.Wang,W.Zhou,S.Kaliaguine,J.Catal.227(2004)242-252)。X.Jiang等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CuO-TiO2催化剂,在300℃时取得最高的NO转化率(Y.Jiang,G Ding,L.Lou,Y.Chen,X.Zheng,Catal.Today 93-95(2004)811-8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HC-SCR中的应用。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Cu-Ti-PILC催化剂,孔径为2.2-6.8nm,比表面积为178-312m2/g。其中Cu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wt%,实验所用仪器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将该Cu-Ti-PILC催化剂应用到选择催化还原NO,在中低温(150-350℃)下,N2的收率在50-70%以上。

本发明的一种纳米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柱化剂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Ti的前躯体TiCl4加入到0.5-2M的HCl溶液中,使Ti和HCl的摩尔比为5-10,在持续搅拌下再加入去离子水,20-40℃搅拌12-30h后得到稳定透明的柱化剂。

(2)蒙脱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蒙脱土加入到500ml的去离子水中,在20-60℃搅拌12-30h,使蒙脱土充分膨胀。

(3)Ti基蒙脱土的制备

在20-60℃下,将步骤(1)溶液加入到步骤(2)悬浮液中,此时Ti和蒙脱土的质量比为5-30。搅拌12-30h后,过滤离心,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以去除氯离子,然后在80-120℃温度下干燥6-24h,最后至于马弗炉中,在300-700℃温度下煅烧3-8h。

(4)催化剂的制备

将铜前驱体(如醋酸铜、硝酸铜、硫酸铜)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活性组分溶液。然后加入步骤(3)制得的Ti基蒙脱土载体,进行一次及数次离子交换,使得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wt%。离子交换后的溶液过滤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80-120℃温度下干燥6-24h,再在200-600℃温度下煅烧3-8h,便可获得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

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在HC-SCR中的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烃类(如甲烷、丙烯、其他种类的烃类)还原剂与NO的体积比为1∶1,O2的含量为8-15vol.%,空速为25000-45000h-1,活性测试温度为150-350℃。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在250℃时取得最高的活性,此时N2的收率可达50-70%以上,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以蒙脱土为原料制得Ti基蒙脱土载体,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热稳定性高、重复性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硫和抗水性能。

(2)所制备的Ti基蒙脱土Cu催化剂具有较宽的的介孔结构(孔径为2.2-6.8nm)和较高的比表面积(178-312m2/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9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