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导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9939.8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凤;杨沛;胡丽娜;罗金凤;张先娟;刘小娇;江晓琴;倪娟;周晖;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导尿 装置 | ||
1.一种仿生导尿装置,包括导管(1)、设置在导管上部段的球囊(2),导管含有球囊充盈介质输送腔(3)和尿液引流腔(4),球囊充盈介质输送腔的下端设置有防止充盈介质返流的单向阀(5),其被球囊包覆部段设置有与球囊相通的孔(6),尿液引流腔的上端开有尿液入口(7),其下端开有尿液出口,其特征在于尿液引流腔的下端设置有仿膀胱括约肌生理功能的泄压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尿液引流腔(4)上还设置有灌洗口(12),所述灌洗口位于泄压阀(9)之上。
3.一种仿生导尿装置,包括导管(1)、设置在导管上部段的球囊(2),导管含有球囊充盈介质输送腔(3)、尿液引流腔(4)和灌洗腔(8),球囊充盈介质输送腔的下端设置有防止充盈介质返流的单向阀(5),其被球囊包覆部段设置有与球囊相通的孔(6),尿液引流腔的上端开有尿液入口(7),其下端开有尿液出口,灌洗腔的上端开有灌洗液出口,其下端开有灌洗液入口,其特征在于尿液引流腔的下端设置有仿膀胱括约肌生理功能的泄压阀(9)。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球囊(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其球径d1=1.2d2~2d2,所述d2是球囊所包覆的导管(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上设置有刻度线(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上设置有刻度线(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阀由阀体(13)、第一阀芯(14)、阀套(16)和压缩弹簧(15)组成,阀体(13)为带刻度的透明管件,其侧壁上设置有排尿孔,第一阀芯(14)为板块,其形状和尺寸与阀体(13)的内孔相匹配,阀套(16)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套管;第一阀芯(14)安装在阀体内,压缩弹簧(15)的一端与第一阀芯连接,其另一端与阀套(16)底部连接,阀体(13)的下端插入阀套的开口端,与阀套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阀由阀体(13)、第一阀芯(14)、阀套(16)和压缩弹簧(15)组成,阀体(13)为带刻度的透明管件,其侧壁上设置有排尿孔,第一阀芯(14)为板块,其形状和尺寸与阀体(13)的内孔相匹配,阀套(16)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套管;第一阀芯(14)安装在阀体内,压缩弹簧(15)的一端与第一阀芯连接,其另一端与阀套(16)底部连接,阀体(13)的下端插入阀套的开口端,与阀套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阀由阀体(13)、第二阀芯(19)、阀套(16)和拉伸弹簧(18)组成,阀体(13)为管件,第二阀芯(19)为板块,其形状和尺寸与阀套(16)的内孔相匹配,阀套(16)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带刻度的透明套管,其侧壁上设置有排尿孔;第二阀芯(19)安装在阀套内,拉伸弹簧(18)的一端与第二阀芯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在阀体上部的支架(17)连接,阀体(13)的下端插入阀套的开口端,与阀套为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阀由阀体(13)、第二阀芯(19)、阀套(16)和拉伸弹簧(18)组成,阀体(13)为管件,第二阀芯(19)为板块,其形状和尺寸与阀套(16)的内孔相匹配,阀套(16)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带刻度的透明套管,其侧壁上设置有排尿孔;第二阀芯(19)安装在阀套内,拉伸弹簧(18)的一端与第二阀芯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在阀体上部的支架(17)连接,阀体(13)的下端插入阀套的开口端,与阀套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99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