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0015.X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军;沈俊;程守刚;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2;H01Q9/30;H01Q13/00;H01Q13/08;H01Q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为有效的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间的通信,方便与因特网间的通信,使得设备间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更为迅捷有效,BT(Bule Tooth,蓝牙)和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已成为上述终端必备功能。
BT和WIFI都属于短距离传输技术。蓝牙是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10m-15m内)的无线电技术,其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WIFI(wireless fidelity)即无线保真技术,802.11无线标准定义的WIFI传输速率有1Mbps、2Mbps、5.5Mbps、11Mbps、6Mbps、9Mbps、12Mbps、18Mbps、24Mbps、36Mbps、48Mbps、54Mbps等等,常用的WIFI标准主要包括802.11b、802.11a、802.11g等,其中802.11b采用2.4GHz频段,可支持11Mbps的共享介入速率,802.11a采用5GHz的频段,其速率高达54Mbps,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但无障碍的接入距离降到30-50m,802.11g其实是一种混合标准,既能适应802.11b标准,又符合802.11a标准,它比802.11b速率快5倍,并与802.11b兼容。其相对蓝牙技术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传输半径可达到100m,速率更快,实现成本较低,但数据安全性相比蓝牙较差。
为结合两者的优点,将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数据传输及WIFI上网的高速率和无线上网的可移动性结合,目前终端都需要配备BT&WIFI功能,但由于两者使用的频率范围相同,存在着同频干扰,导致性能下降,目前为解决共存问题,常见的有三种方案:1、采用双天线的方案实现共存,但为实现隔离度,天线摆放位置和整机的尺寸都会受到限制,主流的3-wire在WIFI和BT之间分配了三个GPIO口用于实现交互彼此的收发状态和控制信息;2、单天线switch(切换),coupler(耦合),hybrid(混合)共存方案,主要是hybrid方案,首先通过开关切换方式在WIFI的TX(发送线)状态和其他工作状态进行选择,再用功分器将BT的TX和WIFI的RX(接收线)进行隔离,降低WIFI发射时对BT的干扰,同时WIFI的发射功率不会有很大的损失。上述的方案都是基于芯片和器件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共存,限制了整机的尺寸的微型化,超薄化,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不利于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以提高天线装置自身的隔离度,实现BT&WIFI同时工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单极子天线、缝隙耦合天线及隔离电阻,且所述单极子天线与所述缝隙耦合天线的辐射模式正交;所述单极子天线的馈电部分与所述缝隙耦合天线的馈电部分通过隔离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极子天线包括第一辐射臂及对所述第一辐射臂进行直接馈电的第一馈电臂;所述缝隙耦合天线包括第二辐射臂及通过缝隙对所述第二辐射臂进行耦合馈电的第二馈电臂;所述第一辐射臂和所述第二辐射臂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第一馈电臂与所述第二馈电臂相互分开,隔离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馈电臂和所述第二馈电臂。
进一步地,所述单极子天线和所述缝隙耦合天线由双面覆铜的PCB基板微带制作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PCB基板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连的侧面,所述第一馈电臂和第二馈电臂在所述PCB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所述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在所述第二表面和侧面形成,且第一馈电臂与第一辐射臂相接,第二馈电臂与第二辐射臂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臂和第二馈电臂的特性阻抗为30欧姆-70欧姆,所述隔离电阻的阻抗50-100欧姆。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辐射臂的面积为60mm2以上,且缝隙结构投影在第二馈电支臂的大小为0.2-1mm;所述第一辐射臂的长度为20-30mm,包括充分利用PCB板的厚度,宽度为3mm-5mm;第二辐射臂6的长度为通信模块工作频段1/3至1/5基板介质波长,宽度为2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次氯酸钠加药装置
- 下一篇: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