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器及使用该分离器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0633.4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杨;程启诚;赵建青;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G02B6/255;H01R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6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复合 光电 分离器 使用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连接的内管和外套管,所述内管的同一端自管口向内纵向开有两条开槽,分别为用于引出光纤复合相线的光单元的短开槽以及用于走光纤复合相线的电线股线的长开槽,所述的外套管纵向贯通开有两个通孔,分别为光单元孔以及套孔,光单元分离后经光单元孔引出,所述内管具有开槽的一端插装在外套管的套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开设的长开槽和短开槽处于相对位置,所述长开槽的开槽长度大于光纤复合相线最外层股线的一倍节距,所述短开槽的开槽长度大于或等于长开槽开槽长度的一半;所述外套管开设的光单元孔以及套孔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具有开槽的一端具有一段锥形管段,所述外套管的套孔具有与所述锥形管段相匹配的锥形孔段,两者的锥度相同,所述内管插装在外套管的套孔中并伸出,伸出端设有外螺纹,内管的伸出端与锁紧螺母旋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段和锥形孔段的锥度在1∶35~1∶7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开槽的边缘均有倒圆角,所述内管的两端的管口均为喇叭口。
6.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分离器的光电分离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光电分离器的内管不开槽的一端套入光纤复合相线,将伸出内管开槽一端的光纤复合相线的外层电线股线全部拆开,并且将外层电线股线中与光单元相邻的两根电线股线拨开,给光单元让位;
(2)将处在内层的光单元分离后引出,然后在原光单元留下的空位上补上与光单元直径相同的股线;
(3)除拨开的两根并列给光单元让位的电线股线外,其余的电线股线复原,并且留出该两根电线股线的股线空位;
(4)将引出的光单元做一个弯曲;
(5)移动内管,内管的长开槽对准让位的两根电线股线,内管的短开槽对准光单元;
(6)将让位的两根电线股线埋在内管的长开槽中,并在上述留下的股线空位里将这两根电线股线复位到它们在光纤复合相线中原先所处的位置;
(7)将外管的光单元孔穿进引出后的光单元,外套管的套孔套住内管具有开槽的一端,;
(8)将保护套按与光单元走向相反的方向套在光单元上,保护套在顶住光单元引出段的根部前涂上密封树脂;
(9)将光电分离器的长开槽、短开槽以及内管与外套管连接处均灌注环氧树脂,然后套装热塑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分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光单元和相线的中间续接步骤:将经过所述光电分离器分离的光纤复合相线引出的光单元和另一光纤复合相线采用同样方式分离后引出的光单元以熔接的方式进行续接;将经过所述光电分离器分离的光纤复合相线分离后的电线股线和另一光纤复合相线采用同样方式分离后的电线股线以钳接或压接的方式进行续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分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光单元和相线的中间T型插接步骤:将一对光纤复合相线经过光电分离器进行光电分离,均分离出光单元以及电线股线,分别将该对光纤复合相线分离出的光单元的与另外的两段光单元以熔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后的光单元分别引下接入用户端,将该对光纤复合相线分离出的电线股线分别与另外一股连接股线的两端以钳接或压接的方式进行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分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光单元和相线的跳线跨接步骤:将光纤复合相线中间断开,断开处的两端均经过光电分离器进行光电分离,分离出光单元以及电线股线,然后取一段光单元分别和断开处分离出的光单元以熔接的方式进行跳线跨接,同时取一段跨线股线分别和断开处分离出的电线股线以钳接或压接的方式进行跨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分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光单元和相线的终端终接步骤:将经过所述光电分离器分离的光纤复合相线引出的光单元引下接入用户端,将经过所述光电分离器分离的光纤复合相线分离后的电线股线接入用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6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