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的组合拉杆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0742.6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C·艾贝尔斯;B·鲍梅尔;I·艾贝尔斯;S·辛迪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梁冰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组合 拉杆 | ||
1.车辆用的组合拉杆轴,带有:两个彼此有一定距离的纵拉杆(5,6),这些纵拉杆各自通过主轴承(10,11)固定在汽车车身(12)上;两个设置在纵拉杆(5,6)上的轮架(13,14),各车轮(15,16)可旋转地支承于这些轮架上;和一个在纵拉杆(5,6)之间延伸的易扭转但不易弯曲的横梁(2),该横梁固定在每个纵拉杆(5,6)上,
其特征在于,
各有一个轮架(13,14)通过三个被动的橡胶轴承(19,20,21;32,33,34)固定在每个纵拉杆(5,6)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该横梁(2)与每个纵拉杆(5,6)焊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纵拉杆(5,6)的走向是或基本上是车辆的纵向(x),横梁(2)的走向是或基本上是车辆的横向(y)。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橡胶轴承(19,20,21;32,33,34)都包括一个形成为轴套的外件(22)、一个布置在该轴套内的内件(23)和一个布置在该轴套内的在内件(23)和外件(22)之间延伸的弹性体的轴承体(24)。
5.按照权利要求4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橡胶轴承(19,20,21;32,33,34)都以部件(22,23)中的一个固定在各自的纵拉杆(5,6)上,并以部件(22,23)中的另一个固定在各自的轮架(13,14)上。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配属于每个轮架(13,14)的三个橡胶轴承(19,20,21;32,33,34)中的一个橡胶轴承按行驶方向(7)布置在各自车轮旋转轴(17,18)的前面,而配属于每个轮架(13,14)的三个橡胶轴承(19,20,21;32,33,34)中的另外两个橡胶轴承按行驶方向(7)布置在各自车轮旋转轴(17,18)的后面。
7.按照权利要求6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前橡胶轴承(19,32)的轴向(26)倾斜于车辆的纵向(x)。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前橡胶轴承(19,32)的轴向(26)按行驶方向(7)彼此岔开。
9.按照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后橡胶轴承(20,21;33,34)的轴向(26)平行于或基本上平行于车辆的纵向(x)。
10.按照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轮架(13,14)的后橡胶轴承(20,21;33,34)在车辆高度方向(z)上上下布置,使得这些橡胶轴承(20,33)中的一个橡胶轴承布置在相关车轮旋转轴(17,18)的上面,而这些橡胶轴承(21,34)中的另一个橡胶轴承布置在相关车轮旋转轴(17,18)的下面。
11.按照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轮架(13,14)的后橡胶轴承(20,21;33,34)沿着一个在车辆高度方向(z)上或基本上在车辆高度方向(z)上走向的直线(27)彼此保持距离地布置。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橡胶轴承(19,20,21;32,33,34)的在径向(30)上的刚性大于在其轴向(26)上的刚性。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轮架(13,14)的橡胶轴承(19,20,21;32,33,34)形成锐角的三角形布置情况。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组合拉杆轴,其特征在于,每个轮架(13,14)的橡胶轴承(19,20,21;32,33,34)的刚性经过适当设计,使得在侧向力和/或制动力作用下,各自车轮的虚拟旋转点(P)按行驶方向(7)处于各自车轮旋转轴(17,18)的后面,而按车辆横向(y)从轴中间(35)观察处于各自车轮平面(31)的后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7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