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滑反射表面的合成孔径数字全息三维显微观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0758.7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潘锋;王璠璟;伊小素;刘烁;戎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9/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滑 反射 表面 合成 孔径 数字 全息 三维 显微 观测 装置 | ||
1.一种光滑反射表面的合成孔径数字全息三维显微观测装置,包括有光源(1)、CMOS相机(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光单元(2)、第一空间滤波器(3)、第一平凸透镜(4)、第三平面反射镜(5)、光束调整器(6)、旋转载物台(7)、第二空间滤波器(8)、第二平凸透镜(9)、消偏振分光棱镜(10);其中,第一空间滤波器(3)与第二空间滤波器(8)的结构相同;第一平凸透镜(4)与第二平凸透镜(9)的结构相同;
所述合成孔径数字全息三维显微观测装置的光路连接为:光源(1)出射的激光(1a)通过分光单元(2)分别输出照明光(21)和参考光(22);
照明光(21)顺次经过第一空间滤波器(3)、第一平凸透镜(4)和第三平面反射镜(5)后,输出平行照明光(5a)入射至消偏振分光棱镜(10)上;
参考光(22)顺次经过第二空间滤波器(8)、第二平凸透镜(9)和光束调整器(6)后,输出调节后参考平行光(6a)入射至消偏振分光棱镜(10)上;
平行照明光(5a)入射至消偏振分光棱镜(10)的透射部分(10a)对放置于旋转载物台(7)上的观测目标进行照明,被测表面反射的物光(11a)入射至消偏振分光棱镜(10)上;
物光(11a)入射至消偏振分光棱镜(10)的反射部分与调节后参考平行光(6a)入射至消偏振分光棱镜(10)的透射部分汇合为合成光束(10b),该光束形成全息干涉图,并由CMOS相机(11)的光敏面进行接收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滑反射表面的合成孔径数字全息三维显微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光单元(2)包含有A半波片(201)、偏振分光棱镜(202)、B半波片(203)、连续可调衰减器(204);其中,A半波片(201)与B半波片(203)的结构相同;分光单元(2)一方面用于接收从光源(1)出射的激光(1a),另一方面将接收到的激光(1a)分为传播方向垂直、偏振方向相同的照明光(21)和参考光(22);B半波片(203)放置于偏振分光棱镜(202)和连续可调衰减器(204)之间;其中,A半波片(201)用于将光源发射的激光(1a)进行偏振方向的调整,对照明光(21)和参考光(22)的光强比进行初步调节;而B半波片(203)用于将经偏振分光棱镜(202)反射的激光进行偏振方向的调整,从而保证照明光(21)和参考光(22)的偏振方向相同;同时通过调节连续可调衰减器(204)进一步调节照明光(21)和参考光(22)的光强比,进而控制平行参考光(10a)和由待测物面反射的具有表面形貌信息的物光(11a)的光强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7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用架空避雷线机械振动除冰装置
- 下一篇:复合相间间隔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