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镧系三明治型酞菁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Li/SOC12电池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116.9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社;王东;张荣兰;王皛;王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22 | 分类号: | C07D471/22;H01M4/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明治 型酞菁类 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li soc1 sub 电池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镧系三明治型酞菁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喹啉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吡啶羧酸类化合物,然后在微波条件下与尿素、镧系金属盐反应得到三明治型金属酞菁类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镧系金属盐为La(CH3COO)3、Ce(NO3)3·6H2O、Pr(NO3)3·6H2O、Sm(NO3)3·6H2O、Nd(NO3)3·6H2O、Eu(NO3)3·5H2O、Gd(NO3)3·6H2O、Dy(NO3)3·6H2O、Tb(NO3)3·6H2O、Ho(NO3)3·6H2O、Er(NO3)3·5H2O、Yb(NO3)3·6H2O、Lu(NO3)3·6H2O之一。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镧系三明治型酞菁类配合物在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镧系三明治型酞菁类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镧系三明治型酞菁类配合物为La(III)L2或Ce(III)L2或Pr(III)L2或Sm(III)L2或Nd(III)L2或Eu(III)L2或Gd(III)L2或Dy(III)L2或Tb(III)L2或Ho(III)L2或Er(III)L2或Yb(III)L2或Lu(III)L2;其中L为酞菁类大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1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贮槽内罐吸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排烟系统用阀门叶片专用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