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1444.9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魏恺言;袁兰平;乔椿;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19/0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辨别 射频 标签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射频标签包括RFID和EAS标签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商场用的EAS防盗标签,物流领域的RFID标签等,由于目前产品技术仅能实现单一功能,如商场用的EAS标签仅能实现防盗功能;物流领域的RFID标签仅实现一个每个商品编号(ID)的功能,而不能实现防伪功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不改变任何现有EAS标签与RFID标签,提供一种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对标签物理特征的精确测量,来准确的区分不同的RF标签。由于这些特征是标签本身独一无二的自身的物理特征,所以这些物理特征期望通过克隆的方法来复制是不可能的,本发明通过精确识别每一枚射频标签的物理特征来实现防伪的功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对射频标签加载特定电磁波进行激励;
B、接收该特定电磁波对各个射频标签激励反馈回的射频信号,得到各自的特征反馈曲线;
C、根据各自的特征反馈曲线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分辨出各个不同的射频标签。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的电磁波是以射频标签的固有谐振频率为中心点、一定频率范围内、发射能量固定的电磁波。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测量各个射频标签在所述特定电磁波激励作用下,各自发生电磁振荡的振幅最大点的频率和其振幅,构成各自的特征反馈曲线。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还包括:计算与各个射频标签相对应的真实特征反馈曲线数据的特征向量,根据各自的特征向量的不同来区分出不同的射频标签。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还包括:采用马氏距离公式来计算与各个射频标签相对应的真实特征反馈曲线数据的特征向量。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其中,所述射频标签包括有源的射频标签、半有源的射频标签、无源的射频标签、以及EAS标签。
一种辨别射频标签的装置,其中,包括:
无线射频发生模块,用于产生一定频率范围、指定能量的特定电磁波,以对射频标签加载特定电磁波进行激励;
无线射频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特定电磁波对各个射频标签激励反馈回的射频信号,以得到各自的特征反馈曲线;
通讯模块,用于将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无线射频信号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发送至后台应用服务器处理,以根据各自的特征反馈曲线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识别出各个不同的射频标签,并接收后台应用服务器的处理的识别结果。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装置,其中,其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当前设备状态、及识别结果。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无线射频接收模块接收的射频信号数据。
所述的辨别射频标签的装置,其中,所述射频标签包括有源的射频标签、半有源的射频标签、无源的射频标签、以及EAS标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及装置,利用射频标签个体物理的差异导致的在振荡电磁环境中使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及反馈能量,并根据此谐振频率和反馈能量辨别出不同的射频标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基于特殊的材料或工艺进行控制来达到防伪目的。由于标签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标签上的天线、印刷电路、电子元器件其各项参数理论上一定存在差异,结合生产工艺的精度等因素,会形成每一枚标签独一无二的自身的物理特征,由于这些物理特征是伴随整个标签生产工艺而自然形成(标签上每一个器件同样在各自生产制造过程会产生各自的物理特征),所以这些物理特征期望通过克隆的方法来复制是不可能的,通过精确识别每一枚射频标签的物理特征来实现防伪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辨别射频标签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射频标签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射频标签的LC振荡电路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曲线形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辨别射频标签的装置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