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场地雨水收集回用的雨水弃流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553.0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雷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场地 雨水 收集 弃流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场地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雨水系统是通过地面雨水口收集,排入市政雨水管或雨水沟渠,最终流入湖海。雨水直接排放,没有调蓄设施,雨水大于开发前的径流量,一方面雨水流量负荷对市政雨水管网产生冲击,导致城市及小区低洼地带积水,造成人身危害及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增加工程建设投资费用。雨水作为宝贵的水资源未充分利用,大量排放浪费,对环境产生破坏污染。而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环节。将雨水收集回用,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在我国目前仍为发展阶段,技术应用还不成熟,场地雨水水量变化大,水质不稳定,初期雨水弃流一直是雨水收集回用工程有待研究解决的难题,雨水收集回用工程因而未得到广泛应用,现有部分工程绕开场地雨水收集的难点,采取收集建筑物屋面雨水,但屋面雨水相对于场地雨水,可回收雨水范围要小很多,回收水量小,常常使收集的雨水不够使用,从而限制了雨水收集回用的应用,场地雨水因而未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场地雨水水量变化大,水质不稳定,一旦排水不畅易造成积水的缺点,将场地雨水来水量大转化为可尽可能收集较多的雨水,去掉初期不干净的雨水,只收集较为洁净的雨水,为雨水收集回用工程提供水量、水质上的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弃流井装置由进水槽[1]、弃流槽[2]和收集槽[3]组成,进水槽上设有进水管[4]、格栅[5]、出水口[6],弃流槽[2]上设有弃流装置[7]、弃流管[8],收集槽[3]上设有雨水收集阀[9]、雨水排放阀[10]、雨水收集管[11]、雨水排放管[12],并在进水槽[1]、弃流槽[2]和收集槽[3]上分别设置检修人孔[13]。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阀[9]、雨水排放阀[10]可以使用提拔阀门。
雨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进水槽[1],通过格栅[5]隔除树叶等漂浮物后从出水口[6]进入收集槽[3],初期雨水水质较差通过弃流装置[7]弃流排放,当雨水排放一段时间后,水质较为干净时,弃流装置[7]关闭,打开雨水收集阀[9],收集槽[3]内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11]进入雨水收集水箱,雨水收集水箱内的雨水即可用于回用,当雨水收集水箱注满雨水后,打开雨水排放阀[10],收集槽[3]内的雨水通过雨水排放管[12]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弃流装置[7],可选择采用流量、时间或浊度控制雨水弃流阀,或者其它类似的流量、时间或浊度控制型雨水弃流控制装置,进行自控运行。当弃流装置 设定流量达到累积流量,或时间达到累积时间,或浊度达到设定的浊度值后关闭弃流装置,这时雨水变为洁净,可进行收集。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弃流井装置可为自控运行模式和手动操作:
自控运行模式:旱季时,当雨水需要收集时,打开阀[9](常开),关闭阀[10](常闭),初期雨水经弃流装置[7]弃流后进入雨水收集水箱,多余雨水也可通过雨水收集水箱溢流排放。雨季时,雨水收集水箱经常满水时,为防止场地雨水积水,可选择阀门[10](常开),阀门[9]设定开启度,多余雨水通过排放管[12]排出。
手动操作模式:当弃流井、弃流装置、雨水收集水箱需要检修时或需要人工操作时,可选择手动操作。
本发明可自控运行,操作简便,非常适合雨水收集的调节使用,可避免维护管理人员对雨水收集及雨水排放的后顾之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a.与屋面雨水收集相比,可尽可能收集较多的雨水。
b.与普通的雨水弃流井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弃流装置采用流量、时间、浊度控制型雨水弃流装置,实现自控运行,可精准地控制水质,充分保证所收集的雨水水质。
c.与普通人工操作的雨水弃流井相比,可免除维护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避免人为操作不当或疏忽而造成的排水不畅引起场地积水的工程事故。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进水槽、2为弃流槽、3为收集槽、4为进水管、5为格栅、6为出水口、7为弃流装置、8为弃流管、9为雨水收集阀、10为雨水排放阀、11为雨水收集管、12为雨水排放管,13为检修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