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1666.0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铸造 陶瓷 导液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目前采用钛酸铝注浆、等静压成型技术生产,其缺点是使用寿命短、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产品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性能优良的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陶瓷粉料制备、成型、烧成,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0.01-3μ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0.01-3μ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0.01-3μm氧化铝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40~70∶8~15∶8~15∶8~15∶6~15均匀混合,经等静压成型,然后在1600~1800℃×1~2小时氮气气氛烧制成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
所述的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碳化硅粉体粒度小于5μm。
所述的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锂玻璃粉为锂玻璃制成粒度小于3μm的粉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
1、本发明生产的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是采用氮化硅、氮化铝和氧化铝粉体,在烧结过程中形成了塞隆陶瓷结合碳化硅,由于添加了锂玻璃粉进一步降低烧成温度并扩大烧成范围、使得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显微结构均匀,热膨胀系数低,强度高,气密性好,整体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2、本发明中主要原料使用锂玻璃粉,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3μ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3μ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3μm氧化铝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40∶15∶15∶15∶15均匀混合,经等静压成型,在1600℃×2小时氮气气氛烧制,制成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
实验所用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
所获得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耐压强度为360MPa.,气密性大于0.03Mpa/mm,热膨胀系数小于2.3×10-6/℃,使用寿命大于190天。
实施例2
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1μ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1μ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1μm氧化铝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54∶11∶11∶12∶12均匀混合,经等静压成型,在1700℃×1.5小时氮气气氛烧制,制成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
实验所用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
所获得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耐压强度为380MPa.,气密性大于0.03Mpa/mm,热膨胀系数小于2.1×10-6/℃,使用寿命大于190天。
实施例3
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0.01μ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0.01μ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0.01μm氧化铝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70∶8∶8∶8∶6均匀混合,经等静压成型,在1800℃×1小时氮气气氛烧制,制成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
实验所用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
所获得铝合金铸造陶瓷导液管耐压强度为340MPa.,气密性大于0.03Mpa/mm,热膨胀系数小于2.2×10-6/℃,使用寿命大于19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