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藻类培养液和培养藻类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81684.9 申请日: 2010-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42391A 公开(公告)日: 2011-01-12
发明(设计)人: 杨苏文;孟伟;金相灿;王圣瑞 申请(专利权)人: 杨苏文
主分类号: C12N1/12 分类号: C12N1/12;C12R1/89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魏晓波;逯长明
地址: 100012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藻类 培养液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藻类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藻类培养液和培养藻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湖泊等水域受到严重污染,有机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入水体中,藻类在湖泊等水域中分布范围很广,随着湖泊富营养进程的不断加速,湖泊中一些优势藻类过度增殖,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正常的营养动态平衡,并引发一系列环境甚至健康问题。藻类对营养物质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根据表1湖泊富营养化分级标准,可将水体分为超贫、贫、中、富等营养级别,通过在不同营养级别下对藻类进行培养,研究湖泊中优势藻类的生长周期及其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变化的趋势,可以考察湖泊的污染情况。

表1湖泊富营养化分级标准

目前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使用化学药品配制培养液模拟各不同营养级别的水体对藻类进行培养,以研究不同营养水平下藻类的生长状况,但都是藻的单种纯培养,培养出的藻类只能用来开展单藻的各种实验。还没有培养基可以用来进行多藻类混合培养以开展混藻的种间竞争或模拟自然水体的富营养化藻华实验。比如M11、MA和CT培养基只能用来培养蓝藻或绿藻,D1培养基只能用来培养硅藻。另外传统单藻的培养液都是化学培养液,成分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藻类培养基础液以及由该基础液经过稀释制备而成的各营养级的藻类培养液,可以模拟自然水体进行单藻或多藻种混合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培养藻类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藻类培养基础液,包括以下成分:

浓度为3g/L~5g/L的粪便,3ml/L~5ml/L的尿液,6.5ml/L~10ml/L的厨余用水,0.025g/L~0.04g/L的含磷洗衣粉,溶液为去离子水。

作为优选,还包括浓度为0.01g/L~0.02g/L的洗面奶,0.03ml/L~0.06ml/L的洗手液,0.03ml/L~0.06ml/L的洗发水,0.02ml/L~0.03ml/L的沐浴液,0.01g/L~0.02g/L的牙膏。

一种藻类培养液,利用去离子水对藻类培养基础液进行稀释得到,其中COD<0.36mg/L,TN<0.06mg/L,TP<1μg/L。

一种藻类培养液,利用去离子水对藻类培养基础液进行稀释得到,其中COD<1.8mg/L,TN<0.31mg/L,TP<23μg/L。

一种藻类培养液,利用去离子水对藻类培养基础液进行稀释得到,其中COD<7.1mg/L,TN<1.2mg/L,TP<110μg/L。

一种培养藻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培养的藻种接种入超贫培养液中饥培;

b)将饥培后的藻种接入以上提供的各藻类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作为优选,所述b)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光照周期为12∶12,光照强度为2400lux~2600lux,温度为20℃~28℃。

作为优选,所述藻种为月牙藻、四尾栅藻、铜绿微囊藻、谷皮菱形藻、螺旋藻和水华束丝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藻种为月牙藻、四尾栅藻、铜绿微囊藻或谷皮菱形藻时,所述a)为将藻种原液进行离心,倒掉上清液后接种入超贫培养液中饥培30h~40h。

作为优选,所述藻种为螺旋藻或水华束丝藻时,采用原液浓缩法将藻种接种入超贫培养液中饥培65h~80h。

本发明提供一种藻类培养基础液,为开展在模拟自然水质条件下藻类的研究,采用生活污水各组分为原料配制而成,通过稀释制备成不同营养级别的藻类培养液,其中含有丰富的COD、N、P等藻类生长所需的物质,能够再现藻类真实生长环境,实现藻种的单独或多藻种混合培养,为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自然水体藻类生长、竞争、演替、水华发生风险等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六种藻类在中营养级的藻类培养液中藻细胞COD值的柱状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六种藻类在富营养级的藻类培养液中藻细胞COD值的柱状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旋藻不同生长时期及营养级别的藻细胞TN变化;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旋藻不同营养级别的藻细胞TP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苏文,未经杨苏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