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轴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701.9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丰;刘际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5/12 | 分类号: | F16C35/12;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载荷的悬臂轴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悬臂轴支撑装置在机械设备、冶金、水电水利、矿山机械、铁路、建筑机械、钢铁、包装、石化、仪器仪表、精密仪器等多个领域广泛使用。目前使用的悬臂轴支撑装置主要包括用于支撑的轴承座、作为悬臂的轴和轴承,轴承润滑时总是需要将轴承拆下润滑,非常的不方便。而且大多数的轴承承载能力都是很有限的,对于一些存在瞬时冲击载荷的场所,轴承的寿命往往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轴承润滑的不方便,以及承载瞬时载荷能力不足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润滑极为方便,而且承受瞬时载荷能力也大大加强的悬臂轴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悬臂轴支撑装置,包括轴、轴承座、轴承盖、至少四个滚动轴承、两个套筒、两个密封圈和两个压环。滚动轴承位于轴承座内,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紧固,外圈与轴承座紧固,轴承座上开有两个处于同一平面、相互垂直的径向通孔,两个径向通孔位于滚动轴承的端部,并与滚动轴承的内腔连通,在轴承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内圈与轴紧固,外圈与轴承座相对转动,第一套筒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通过第一压环轴向压紧,在第一套筒与滚动轴承的端面有间隙;轴承座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圈与轴紧固,外圈与轴承盖相对转动,第二套筒与轴承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通过第二压环轴向压紧,在轴承盖与滚动轴承的端面有间隙。
本发明的悬臂轴支撑装置,润滑油通过轴承座上的两个通孔进入滚动轴承,这样即使工作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润滑,同时滚动轴承两端的间隙,可以保证滚珠轴承外沿的完全润滑。使用至少四个滚动轴承不仅可以使承载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使轴承座在承受瞬时冲击载荷实现一定程度的缓冲,大大增强了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结构简单,润滑方便快捷,可实现连续润滑;轴向承载能力大大增强,轴承的疲劳寿命也会大大增加;单侧支撑时,能承受较大的径向力,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悬臂轴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2为轴承座示意图,其中图a为轴向剖面图,图b是图a的A向视图。
图中:1.轴,2.轴承座,3.轴承盖,4.滚动轴承,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第一压环,10.第二压环,11、12.分别为径向通孔,13、14.分别为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本发明的悬臂轴支撑装置,包括轴1、轴承座2、轴承盖3、至少四个滚动轴承4、两个套筒5、6、两个密封圈7、8和两个压环9、10。滚动轴承4位于轴承座2内,滚动轴承4的内圈与轴1紧固,外圈与轴承座2紧固,轴承座2上开有两个处于同一平面、相互垂直的径向通孔11、12,两个径向通孔11、12位于滚动轴承4的端部,并与滚动轴承4的内腔连通,在轴承座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套筒5,第一套筒5的内圈与轴紧固,外圈与轴承座2相对转动,第一套筒5与轴承座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第一密封圈7通过第一压环9轴向压紧,在第一套筒5与滚动轴承4的端面有间隙13;轴承座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套筒6,第二套筒6的内圈与轴紧固,外圈与轴承盖3相对转动,第二套筒6与轴承盖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8通过第二压环10轴向压紧,在轴承盖3与滚动轴承4的端面有间隙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藻培养基
- 下一篇:一种利用菊粉进行双歧杆菌培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