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1814.9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青;谢贵军;张燕;沈雨;钱敏;周华;徐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莱必泰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6 | 分类号: | B24B5/36;B24B19/06;B24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圈 磨削 加工 超精研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机床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小型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中小型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及超精研生产线是由生产设备与联线装置组合而成,所述生产设备由加工轴承各部位的磨削加工和超精研加工设备组成,磨削加工由沟道磨床、挡边磨床、内圆磨床根据轴承套圈类型不同可选用种类及数量;联线装置由辅助设备和连接机构组成,由于组成联线的设备及装置较多,它们运行的协调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程度将直接影响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以及产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再者,在现有技术中的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加工生产线还有以下缺点:其一,整个生产线需要6-12台加工设备和8-14台辅助设备及联线机构组成,占地面积大于60平方米,占地面积大;其二,较长的工艺路线和众多的加工工位,造成设备基准安装累计误差和工件定位基准面损伤概率增多;其三,每台设备机械、电气、冷却等装置自成系统,部件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量大,环保效果较差。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中小型轴承内外圈磨削超精研加工的一体设备,以避免以上所述的缺点实为相关领域之业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安装误差高、能源消耗严重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机至少包括:传输装置,滚道装置,挡边装置,内径装置,以及超精装置。其中,所述传输装置用以上料加工及下料后输出,具有一上料端及一下料端;所述滚道装置用以磨削加工轴承套圈的滚道或沟道表面,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上料端,具有一滚道主轴及夹具;所述挡边装置用以磨削加工轴承套圈的挡边或锁口表面,承接所述滚道装置设置,具有一挡边主轴及夹具;所述内径装置用以磨削加工轴承套圈内圈内圆表面,承接所述挡边装置设置,具有一内径主轴及夹具;所述超精装置用以超精研加工轴承套圈的滚道或沟道表面,承接所述内径装置设置,并位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下料端,具有一超精摆动轴及夹具。
本发明的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还包括直接驱动装置,该直接驱动装置由直线伺服电机、电主轴和力矩电动机组成。
本发明的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还包括防碰撞装置以及监控及补偿装置。
在本发明的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中,所述传输装置一次贯穿所述滚道装置、挡边装置、内径装置以及超精装置设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现有技术中的一条生产线加工内容进行精密化与高速化、智能化和小型化汇合而成一台机床,即将内、外圈多个设备及附件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生产场地节省了75%以上,耗能节省了35%,以上操作人员减少50%,总的能耗近生产线的50%,进而实现了一次送料即可实现一个零件加工过程全部完成的目的,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安装误差高、能源消耗严重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之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图1显示为本发明之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用于对中小型轴承(未图示)进行内外圈磨削加工以及超精研作业。如图所示,所述轴承内外圈磨削加工超精研一体机1至少包括:传输装置10,滚道装置11,挡边装置12,内径装置13,超精装置14,直接驱动装置15,监控及补偿装置16,以及防碰撞装置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莱必泰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莱必泰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推车车载信息设备的供电系统
- 下一篇:砌砖升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