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核壳结构碳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2561.7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红;贺艳兵;苏方远;陈学成;游从辉;李中延;罗永莉;马莉;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133;H01M4/139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用核壳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核壳结构碳,包括硬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述硬碳材料为“核”,在其表面包覆软碳前驱体并进行炭化处理后形成作为“壳”的软碳;所述硬碳材料与软碳前驱体质量比为1∶0.01~0.3;
所述软碳前驱体为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中间相沥青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2.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核壳结构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先按硬碳材料与软碳前驱体质量比为1∶0.01~0.3的量称取两种材料;
然后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二者充分混合;
接着将软碳前驱体包覆在硬碳“核”的表面,在惰性气氛中经过高温处理,软碳前驱体炭化后在硬碳“核”表面形成较薄的致密软碳“壳”,得到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的核壳结构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核壳结构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中高温处理的温度为700℃~15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核壳结构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混合的方式为球磨、搅拌或超声分散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的配合使用。
5.一种以核壳结构碳为负极材料的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极板、电解液和隔膜,所述电极板包括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由含锂活性物质压制在集流体上制成,所述负极电极板由核壳结构碳压制在集流体上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核壳结构碳为负极材料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锂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酸锂或镍钴锰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核壳结构碳为负极材料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为六氟磷酸锂电解液。
8.一种以核壳结构碳为负极材料的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取核壳结构碳材料和粘结剂在反应器中进行混合,所述核壳结构碳材料与粘结剂之间的质量比值为1∶0.01~0.2;
步骤二、往反应器中滴加N-甲基-2-吡咯烷酮或无水乙醇,将上述混合物混合均匀成浆状;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浆状混合物烘至半干时,先将其均匀压制在集流体上,制得极片,然后将极片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真空干燥箱中的温度控制在50℃~150℃,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
步骤四、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取含锂活性物质、聚偏氟乙烯与导电碳黑进行混合,滴加N-甲基-2-吡咯烷酮将上述正极混合物混合均匀成浆状,烘至半干时,将其均匀压制在铝箔集流体上,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150℃下烘干,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
步骤五、在干燥手套箱中,将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按照电池制作工艺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核壳结构碳为负极材料的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5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连续喷墨打印机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 下一篇:防静电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