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电智能防盗锁三合一钥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626.8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保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保宣 |
主分类号: | E05B19/00 | 分类号: | E05B19/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智能 防盗锁 三合一 钥匙 | ||
1.一种机电智能防盗锁钥匙控制电路,含有电子注册码存储器、无线收发控制模块、无线收发驱动模块和电池,其特征是:电子注册码存储器为1-Wire 式电子注册码存储器,1-Wire式电子注册码存储器的数据端口与无线收发控制模块连接,或不连接,无线收发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收发驱动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连接,电池为无线收发控制模块和无线收发驱动模块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智能防盗锁钥匙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1-Wire式电子注册码存储器的型号为DS2401,或为DS1990A,或为DS24系列中任选一种存储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智能防盗锁钥匙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收发控制模块含有微处理器、RF收发器和有限个数的按键,所述1-Wire式电子注册码存储器的数据端口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口连接,所述RF收发器的数据口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口连接,所述RF收发器的RF输入/输出口(RF_N)和(RF_P)与无线收发驱动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按键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口连接并通过电阻与电源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端;所述无线收发驱动模块含有电容(C4~C9)、电感(L1~L4)和天线,所述RF输入/输出口(RF_N)通过一电容(C4)与地端连接,所述RF输入/输出口(RF_ P)通过第一电感(L1)和一电容(C5)依次串联的电路与地端连接,RF输入/输出口(RF_N)通过第二电感(L2)和一电容(C6)依次串联的电路与RF输入/输出口(RF_ P)连接,第二电感(L2)和所述电容(C6)的连接点通过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和一电容(C9)依次串联的电路与所述天线连接,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的连接点通过一电容(C7)与地端连接,第四电感(L4)通过一电容(C8)与地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智能防盗锁钥匙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无线收发控制模块中的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口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端通过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PIC16F636,所述RF收发器的型号为CC1100,所述开关的数量为一个,或为两个,或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智能防盗锁钥匙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1-Wire式电子注册码存储器与无线收发控制模块不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控制模块含有滚码编码器和一定个数的按键,所述按键的一端与滚码编码器的键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电源端;所述无线收发驱动模块含有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声表面滤波器、电阻(R22、R12)、电容(C32、C22)、可变电容(C12)、第一电感(L12)、第二电感(L22)、第三电感(L32)和天线, 滚码编码器的输出端(LED)通过一电阻(R22)与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 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端, 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通过一电容(C32)与声表面滤波器的RF端连接, 声表面滤波器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和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 声表面滤波器的地端与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 一电阻(R12)并接在声表面滤波器的RF端与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之间, 可变电容(C12)、第一电感(L12)和第三电感(L32)并接在声表面滤波器的RF端与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之间,第一 三极管(V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感(L22)接电源端, 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通过一电容(C22)接所述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电智能防盗锁钥匙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收发控制模块中的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端通过电阻(R32)与滚码编码器的输出端(PWM)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滚码编码器的型号为HCS301,所述开关的数量为一个,或为两个,或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保宣,未经郭保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6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镜
- 下一篇:逐次双轴拉伸聚乙醇酸膜、该聚乙醇酸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多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