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及具有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729.4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电源 连接器 具有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来传输电源的电源连接器及具有此电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连接器已广泛运用于各式电子装置中,且连接器也根据使用领域不同而有不同设计方式,因此连接器在设计上若能满足上述的条件需求,将可增加电子装置的竞争力。例如在环境亮度过暗下,对与使用者而言如何能正确找出连接器以进行后续连接动作,即为亟待改善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及电子装置,以使此电源连接器可以通过发光以标示出其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一壳体及一发光二极管。其中绝缘座体是具有一基部,并且分别自基部延伸有一透光部及一舌部,且舌部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壳体是组接于绝缘座体,并套于舌部外以形成一插口。以及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该绝缘座体内,且其可视角区域内包括有该壳体及该透光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具有一基部,且该基部延伸有一舌部及具有一光传导部,该绝缘座体设有多个导电端子;一壳体,组接于该绝缘座体,且该壳体套于该舌部外以形成一插口;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绝缘座体外侧,且该发光二极管与该光传导部相邻,该光传导部及该绝缘座体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可视角区域内;其中,所述导电端子与该发光二极管焊接于一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一电源电路;以及一设置于该本体的电源连接器,具有一绝缘座体及一发光二极管,该绝缘座体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其中,该绝缘座体的一舌部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可视角区域内,且所述导电端子与该发光二极管通过该电源电路取得电源供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一壳体、一发光二极管及一基板。其中绝缘座体是具有一基部,且基部延伸有一舌部及具有一光传导部,舌部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壳体组接于绝缘座体,且套于舌部外以形成一与光传导部相邻的插口。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绝缘座体外侧,且与该光传导部相邻,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可视角区域内包括有该光传导部及该绝缘座体。以及基板分别与所述导电端子和发光二极管耦接,且发光二极管与导电端子耦接以取得电源供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及一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其中本体具有一电源电路。电源连接器是设置于本体内,且包括一绝缘座体、一壳体及一发光二极管。其中绝缘座体具有一基部,且基部延伸有一舌部,舌部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且该所述导电端子与该电源电路耦接。壳体组接于绝缘座体,且套于舌部外以形成一插口。以及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该绝缘座体一侧,且与该导电端子耦接以取得电源供应,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可视角区域内包括有该绝缘座体。
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具有下述功效:电源连接器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而达到发亮显示的效果,故可以让使用者更方便在偏暗的环境中使用此电源连接器。
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及附图,都是为了能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及功效。而有关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及附图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依据图1所示的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依据图6所示电子装置的一电路方框图;
图8为依据图6所示电子装置以开关控制发光二极管发亮的电路方框图;以及
图9依据图6所示电子装置以光感测控制发光二极管发亮的电路方框
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a、1b、1c可发光电源连接器
11、11b、11c绝缘座体
111基部
113舌部
1131导电端子
1132接脚
115透光部
117反光层
119、119c光传导部
13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