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减震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073.X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吴庆云;江文才;张建安;吴明元;吴潮;孙家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K9/04;C08K3/34;C08G18/66;C08G18/48;C08G18/10;C08J9/12;B29C39/02;E01B9/6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微孔 聚氨酯 弹性体 减震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速铁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由23-40份聚醚多元醇A、5-10份扩链剂、0.1-0.5份水、0.2-0.55份硅油匀泡剂和0.15-0.3份催化剂构成的混合物I和由2.5-8份改性纳米高岭土、24-30份聚醚多元醇B和30-40份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半预聚物II混合搅拌后浇注于模具中成型得到的减震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A选自聚丙二醇-丙三醇醚,聚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醚、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或聚丁二酸-丙三醇-一缩丙二醇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A为官能度为3-4且分子量为3000-6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B选自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丙二醇或聚氧丙-氧亚乙基醚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B为分子量为1000-3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异氰酸酯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选自二元醇扩链剂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丙二醇或氢醌-双(β-羟乙基)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选自二元胺扩链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甲硫基甲苯二胺或二甲硫基氯苯二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减震元件的制备方法,以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的模具成型法,包括混合物I和半预聚物II的制备以及模具成型和熟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物I的制备就是将配比量的聚醚多元醇A、扩链剂、水、硅油匀泡剂和催化剂搅拌混合均匀;所述的半预聚物II的制备首先是由配比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和聚醚多元醇B于50-70℃搅拌反应2-4小时,然后加入配比量的多异氰酸酯于70-85℃下搅拌反应1-3小时;所述的模具成型是将混合物I和半预聚物II于35-55℃下搅拌混合2-5分钟后浇注于预热至45-70℃并涂覆有脱模剂的模具中,成型脱模后于80-100℃下熟化10-20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纳米高岭土是纳米高岭土与插层剂按质量比1∶5-10于50-80℃搅拌混合10-30小时,过滤分离后于50-70℃真空干燥15-40小时,最后研磨并过200目筛,即得到改性纳米高岭土;所述的插层剂选自二甲亚砜、N-甲基甲酰胺、联氨、醋酸钾或乙酸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学;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0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