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375.7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轨道交通 数字化 视频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属于城市交通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交通的管理控制越来越重视。现有视频监控系统,是通过模拟设备进行视频监控,这种方式缺点是管理难度大,扩展性差,无法进行应用开发,且仅仅实现了点的信息采集和线的信息传输,无法实现面的横向传输和控制,即无法实现全系统的统一监控。
由于控制系统的摄像设备分布在前端网点中,地域分散,故障多,维修保养不便。
数字化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市场应用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企业,学校和平安城市等项目中,这些地方能通过监控系统对外界环境进行远程监控、指挥,从而使得人们更好的对环境安全状况有更迅速的掌握和处理。但是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还是个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级系统、第二级系统、第三级系统,所述第二级系统至少与一个第一级系统连接,所述第三级系统至少与一个第二级系统连接,所述第二级系统对所述第一级系统监控管理;
第一级系统包括有用于视频信号采集的摄像机,用于发出储存流的视频编码器,用于视频图像存储的视频存储服务器,还包括有一个以上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和用于视频监控的视频监控客户端,所述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视频编码器视频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视频编码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输入端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机的输出端一个接口与所述视频存储服务器连接,另一个接口与所述视频监控客户端连接;
第二系统包括用于监控整个系统信令的中级视频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视频存储服务器数据的中级数据管理服务器,所有服务器的输出端均与核心交换机的输入端进行连接,第二级系统设置有用于图像解码的视频解码器,所述核心交换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视频解码器输入端连接;
第三级系统包括一以太网交换机,所述以太网交换机输入端分别与核心交换机输出端连接,以太网交换机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系统内的第三级视频解码器输入端连接;三个系统间的信号通过各自编码器编码后经由各自互相连接的交换机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级系统还包括有用于对第一级制定储存计划的初级视频管理服务器,所述初级视频管理服务器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级系统还包括有用于图像调阅的WEB服务器,用于媒体转发的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和用于视频监控的视频监控客户端,所有服务器的输出端及客户端的输出端与核心交换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级系统设置有与视频解码器输出端相连的用于显示图像公布信息的监控大屏。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第三级系统还包括有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监控屏,所述监控屏与第三级视频解码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光缆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级系统中以太网交换机与第三级系统中以太网交换机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第二级系统中核心交换机和第三级以太网交换机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系统采用分散及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采用网络数字化信号光缆的传输,使得远程管理、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专用于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第一级系统、第二级系统、第三级系统,第二级系统与一个第一级系统连接,第三级系统与一个第二级系统连接,第二级系统对第一级系统监控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