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578.6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晶;高巨龙;赵洪斌;张淑萍;周晏云;张振龙;王威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7/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缠绕 补强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按照重量份数比由73~80份的玻璃纤维纱和20~27份的基体树脂制成,其中,基体树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1份的固体环氧树脂溶液、0.27~0.33份的液体环氧树脂、0.36~0.42份的酸酐固化剂和0.004~0.005份的环氧促进剂组成,固体环氧树脂溶液由固体环氧树脂和丙酮按照1∶1.1~1.4的重量比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按照重量份数比由75~78份的玻璃纤维纱和22~25份的基体树脂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其特征在于酸酐固化剂为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或甲基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环氧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或苄基二甲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其特征在于固体环氧树脂溶液由固体环氧树脂和丙酮按照1∶1.2的重量比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73~80份的玻璃纤维纱和20~27份的基体树脂,其中基体树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1份的固体环氧树脂溶液、0.27~0.33份的液体环氧树脂、0.36~0.42份的酸酐固化剂和0.004~0.005份的环氧促进剂混合制成,固体环氧树脂溶液由固体环氧树脂和丙酮按照1∶1.1~1.4的重量比组成;二、在模具的上、下模板边缘上涂刷不干胶,粘贴脱模片,将粘贴好脱膜片的模板安装在芯轴上,然后再固定到缠绕机上,而后接通烘炉,调节炉温,使烘炉的温度升至120~150℃,再将步骤一称取的玻璃纤维纱置于纱架上,而后将步骤一称取的基体树脂倒入胶槽,玻璃纤维纱经纱梳、胶槽、挤胶辊、烘炉引出,玻璃纤维纱经丝嘴绕进模具缝中,纱头带出后固定在芯轴上,开启缠绕机,调节转速为900转/分~1400转/分进行环向缠绕,缠绕至直径为50mm~500mm停机,从丝嘴处剪断纱线,再从缠绕机取下模具,拆模即得到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酸酐固化剂为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或甲基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环氧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或苄基二甲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烘炉三区均升至130~1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调节转速为1100转/分~1300转/分进行环向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未经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5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固定座
- 下一篇:透明水基橡胶隔离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