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自行车用不合格电池再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753.1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不合格 电池 再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不合格电池再利用方法,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池生产、售后服务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近几年来,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使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规模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
电动自行车电池标称电压通常为12V,其由6个电压均为为2V的单个极群(所谓极群就是正负极板交叉叠放,中间用隔膜隔开的组合体)通过内部串联组合而成。6个极群分别装在拥有6个单独空腔的电池桶中,每个极群事实上就单独形成了一个标称电压为2V的电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群与极群之间仅通过铅质材料的连接条外部串联,并各自独立地进行充放电和电化学反应。
与普通的UPS备用电源相比,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使用环境相对更为苛刻,必须满足长寿命、大电流、全充全放电等性能要求,而上述性能要求正是铅酸蓄电池的先天不足之处,加上民用产品的不规范使用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造成了电动自行车电池行业的高反馈率。据行业相关统计数据,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反馈率在10%以上,如此居高不下的反馈率给生产厂家和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常反馈电池退回生产厂家后需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则直接作为报废电池处理。大量的反馈电池报废后再冶炼回收,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并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通过对大量的反馈电池进行解剖分析,正常检测不合格的电池99%以上只是1个极群出现异常,而同一只电池中其它5个极群仍然处于良好状态。因此,对不合格电池进行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规范的再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反馈率高、浪费大、危害重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用价值高,而且操作容易、工艺规范的电动自行车用不合格电池再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自行车用不合格电池再利用方法,操作如下:
(1)将市场反馈电池进行初检,对生产日期不超过六个月,放电容量符合规定范围的进行再利用处理;
(2)将待处理的12V铅酸蓄电池切割塑料外壳,拆解出6个极群,注意防止酸液溢出,塑料外壳作回收处理;
(3)对拆解出的极群首先目测,如极板、隔膜无破损、颜色无异常,再用万用表检测开路电压,剔除出电压低于极群正常电压平均值0.1V以上极群,作报废处理;
(4)对留下的极群按照不超过0.05V电压范围进行分类;
(5)取同月脸盆生产、电压范围不超过0.05V的极群,按照正常电池组装工艺进行重新焊接串联、密封、注液、化成、容检等工序处理,容检大于100分钟的电池即可作为服务电池用于市场反馈电池的服务更换。
本发明针对当前市场反馈电动自行车电池的现状,提出一套完整的对不合格电池初检、拆解、检测、分类、组装的再利用方法,该方法操作容易、工艺规范,能保证拆解、组装后电池的产品质量和使用要求,该方法的实施可大大减少现有反馈电池报废处理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市场使用最普遍的12V10Ah铅酸蓄电池为例,不合格电池再利用方法如下:
1、初检:剔除外观异常和生产日期超过六个月的反馈电池,对5A放电容量在90分钟以上的电池再利用处理;
2、拆解:利用拆解机或其它工具,根据电池桶体内隔板的位置切割电池壳体、除去连接条,小心取出六个极群,放置在塑料槽内,防止酸液外溢,电池壳体进行专门回收处理;
3、检测:首先目测,如极板、隔膜无破损、颜色无异常,再用万用表检测极群开路电压,将电压低于极群正常平均值0.1V以上的极群(通常不超过2只)剔除作报废处理;
4、分类:对留下的极群按照不超过0.05V电压范围进行分类;
5、组装:取同月份生产、电压范围不超过0.05V的极群,按照正常电池组装工艺进行重新焊接关、密封、注液、化成、容检等工序处理,容检大于100分钟的电池即可作服务电池用于市场反馈电池的服务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四通阀式吸附干燥器
- 下一篇: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