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燥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868.0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韦青峰;杨雄飞;黄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0 | 分类号: | F26B3/00;F26B9/00;F26B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中空 钛合金 熔炼 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干燥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及钛合金的熔炼工艺是先将海绵钛和中间合金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所需的电极块,电极块拼焊成电极,所焊成的电极需要烘干处理,去除电极中的水分,然后吊装入真空自耗炉,经过二次或三次重熔成成品锭。通常的电极烘干处理方法是:采用自控温度烘干箱烘干,吊装电极进入烘干箱,箱内电阻丝通电发热而加热电极,箱内温度范围设定在100℃~160℃,一股烘干时间为5~24小时。由于电极经过了烘干处理,可以减少真空自耗炉抽真空时间,缩短钛及钛合金熔炼时间,减少铸锭有害杂质。
现有用于干燥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自控温烘干箱的结构是:其包括箱体,箱体具有长方体形内腔,箱体上连接有覆盖所述内腔的透气箱盖,有时箱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也做成透气结构,所述内腔一股可容纳多根电极,在所述内腔四周的箱体内壁设置有发热装置,一股是均匀布置的多根电阻丝。
一股来说,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直径和重量都比较大,电极尺寸一股在Φ400mm~Φ800mm之间,长度4m~10m,采用传统自控温烘干箱烘干钛熔炼电极时,由于热量是从箱体内壁散发出来,是从电极外周向电极内部幅射,热效率低,能耗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干燥方法能耗大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为节能的干燥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燥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方法,所述电极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将电极置入保温透气的干燥炉中,在所述通孔中插入与电极长度适配的发热棒,发热棒通电后发热,保持这种状态直至电极达到设定的干燥程度。
所述电极的外径为400~800mm,发热棒的温度控制在150~220℃。
在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发热棒、电源串联成可控温加热回路。
所述干燥炉包括上盖和具有炉腔的炉体,上盖活动连接在炉体上,上盖的位置与炉腔相对应,上盖的内空部分及炉腔均为与电极外径、长度相适配的半圆柱形。
所述发热棒为分体式结构,其由至少两个导电连接的发热棒单元体导电连接而成。
所述相邻两个发热棒单元体之间可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不同长度的发热棒单元体相互连接成所需长度的发热棒,利用发热棒实现对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由中心向外周方向的热幅射,其热量散失小,热效率更高,更节能,并且发热棒的长度可以调整,干燥炉的炉腔覆盖长度也可以通过改变盖下的上盖单元的个数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本发明热量散失小,设备制作方便,适合用于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烘干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发热棒单元体的主视图。
图2是发热棒单元体插头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发热棒单元体插座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的发热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的干燥炉炉盖打开状态的俯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的干燥炉炉盖打开状态的左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使用的干燥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发热棒单元体,2-干燥炉,3-电极,4-发热棒,5-温度检测装置,6-温度控制器,7-电源,8-开关,9-通孔,11-棒形支撑件,12-电发热元件,13-插头端本体,14-插座端本体,15-导电插头件,16-导电插座件,17-耐火层,18-绝缘层,19-保护罩,21-炉体,22-上盖,23-炉腔,24-上盖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干燥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方法,所述电极3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9,将电极3置入保温透气的干燥炉2中,在所述通孔9中插入与电极3长度适配的发热棒,发热棒4通电后发热,保持这种状态直至电极3达到设定的干燥程度。由于发热棒置于中空钛及钛合金熔炼电极的通孔中,热量是由中心向外周方向幅射的,其热量散失小,热效率更高,更节能。
当所述电极3的外径为400~800mm,发热棒的温度宜控制在150~220℃,基本保证电极的升温曲线与使用现有的自控温烘干箱时相同,从而不会影响电极性能,并有大致相当的干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