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5120.2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詹勋伟;柯志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3 | 分类号: | H01L25/03;H01L3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组合。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凭借其高光效、低能耗、无污染等优点,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合之中,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模组通常是由一块电路板及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各发光二极管的引脚通过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导电轨迹上以实现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各发光二极管的基座通过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安装位上以实现与电路板的机械连接。然而,现有的这种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通常是以一定间距相隔设置在电路板上,导致从正面看去呈现出多个不连续的亮点,无法达成均匀发光的效果。并且,这些亮点容易造成眩光,影响模组的整体外观。
发明内容
故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眩光的发光二极管组合。
一种发光二极管组合,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每一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上的发光芯片、覆盖发光芯片的封装体及穿设于基座内的引脚,相邻发光二极管的引脚电性连接,相邻发光二极管的基座并排设置且相互抵接。
此发光二极管组合通过将发光二极管的基座并排抵接,可使各发光二极管之间无明显间隙存在,从而使发光二极管组合整体看上去呈现出连续的光带,有效防止由于分离的亮点所造成的眩光现象。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组合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发光二极管组合中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发光二极管的倒置图。
图4为图2的发光二极管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图2的发光二极管的一种实施例的二引脚的分解状态。
图6示出了图5二引脚的装配状态。
图7示出了图2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二引脚的装配状态。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基板 10
发光二极管 20
基座 30
承载部 32
第一台阶 34
第二台阶 36
第一引脚 40
第一接触段 42
第二接触段 44
连接段 46
横梁 460
纵向段 462
垂直段 464
导通段 47
接线段 48
第二引脚 50
第一接触段 52
第二接触段 54
连接段 56
横梁 560
垂直段 562
弯折段 564
导通段 57
接线段 58
发光芯片 60
封装体 70
金线 8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组合。该发光二极管组合包括一散热基板10及置于基板10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0。该基板10可由铜、铝等高导热金属材料所制成,以加速发光二极管20的散热。这些发光二极管20彼此串接而形成一长条状的模组。
请一并参阅图3-4,每一发光二极管20包括一基座30、穿设于基座30内的一第一引脚40及一第二引脚50、一固定于基座30上的发光芯片60及一包封发光芯片60的封装体70。该基座30由诸如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所制成,优选地,为加强发光二极管20的散热,基座30的材料可选用为陶瓷。该基座30包括一矩形的承载部32及自承载部32前后两端反向凸伸的一第一台阶34及一第二台阶36。该第一台阶34位于基座30的前方,其底面与承载部32底面齐平,顶面低于承载部32顶面。该第二台阶36位于基座30后方,其底面高于承载部32底面,顶面与承载部32顶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花烘干工作台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拉式窗框的连接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