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电氧化催化剂—网络状纳米金准晶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85194.6 申请日: 2010-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27161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9
发明(设计)人: 梁新义;冯苍松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商业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52 分类号: B01J23/52;B01J37/03;B22F9/24;H01M4/88;H01M4/90
代理公司: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肖莉丽
地址: 300134***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甲醇 氧化 催化剂 网络 纳米 金准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直接甲醇电氧化催化剂-网络状纳米金准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催化剂主要为铂基催化剂。铂基催化剂虽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成本高,且容易被CO等反应的中间物毒化。因此限制了DMFC的广泛应用。金的价格较铂低,而且纳米金对CO氧化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具有很好的抗CO毒化能力。因此,开发金基燃料电池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众所周知,催化剂的性能不仅与催化剂的尺寸有关,还与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表面缺陷密切相关。Chien课题组报道网络状纳米Pt对甲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高于Pt纳米粒子(Material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7,103,400-406)。

关于网络状纳米金的合成已有报道。Adachi课题组在水相80℃条件下以柠檬酸还原氯金酸钠得到网络状纳米金(Langmuir,2004,20,7837-7843)。该制备方法虽然使用了绿色环保的水相合成,但由于兼做还原剂和保护剂的柠檬酸钠分子量较小,所以保护效果不佳,形貌难于控制。Jiang等在三氯甲烷中以PCDA-NH2为保护剂、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在40℃和超声振荡条件下合成了憎水性的网络状纳米金(Colliods and SurfaceA:Physicochem.Eng.Aspects,2008,317,239-246)。Ramanath等首先在5℃下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得到金纳米粒子,然后向体系中加入甲苯强烈搅拌,在水/甲苯相界面处得到网络状纳米金(Langmuir,2004,20,5583-5587)。但上述两种方法中使用了有毒试剂三氯甲烷、甲苯等。

目前未发现网络状纳米金准晶合成,也未见网络金在燃料电池中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纳米尺寸分布均匀、形貌可控、制备工艺简单、活性高、能耗低、合成中不涉及剧毒物质的网络状纳米金准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甲醇电氧化催化剂-网络状纳米金准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配制体系A:将分散介质、表面活性剂、金属前体的水溶液混合后超声振荡至澄清,得到体系A,所述表面活性剂为PVP的水溶液和油酸的混合物,所述金属前体为HAuCl4、NaAuCl4、KAuCl4、AuCl3中的任一种,所述分散介质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A中,金属前体的含量为0.2-14.72mmol/L,PVP的含量为0.4-3mg/ml,油酸的含量为2-200mg/ml,分散介质在体系中按体积百分比含量为58.8-90.5%;

(2)在室温、磁力搅拌下,向体系A中加入水合肼水溶液,所加入的水合肼的物质的量为金属前体物质的量的60-103倍,继续磁力搅拌30分钟;

(3)向步骤(2)得到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醇,离心沉降,弃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经反复洗涤后得到产物。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合成在室温和机械搅拌条件下进行,PVP和油酸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网络状软模板,AuCl4-吸附在软模板上被还原、接合成网络状纳米金。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证明本发明的方法合成的网络状纳米金具有五重对称轴特征的准晶结构。由于网络状纳米金准晶具有的准晶结构和较多的孪晶界,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循环伏安法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对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是球形纳米金的100倍。

2、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中不涉及三氯甲烷、甲苯等有毒试剂,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网络状纳米金的结构及尺寸和形貌均匀、可控,且重现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网络状纳米金准晶催化剂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网络状纳米金准晶催化剂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网络状纳米金准晶的x-射线衍射谱;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网络状纳米金准晶对甲醇电氧化的循环伏安(CV)曲线,其中嵌入图为放大100倍的球形金纳米粒子对甲醇电氧化的循环伏安(CV)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