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5891.1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兴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兴喜;梁纪霞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18;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弹性体、导电片,使插套与插刀之间接触压力持久、综合性能提高的电插座。
技术背景
现有的电插座,存在以下不足:
一、受金属疲劳固有特性的影响,用久后会出现插套与插刀之间的压力变小、接触电阻增大、温升过高及插、拔力超标现象,致使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变差。
二、插套与插刀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导致二者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进而影响到温升、可靠性和安全性能。
三、制作插套的金属用量较大,浪费资源。
四、插套的焊点或铆点较多,使导电部件的整体性或工艺性变差。
五、使用时的柔韧性、弹性和插拔手感较差。
六、耐高温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插座,该电插座具有用于使导电片与插刀(即插销)之间的接触压力保持持久的装置;还可以具有使导电片与插刀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的装置;还可以具有提高电插座耐高温性能的装置。
本发明的电插座包括:底座、底板、上盖、限位槽、弹性体、导电片、接线装置,底板形成于底座上,上盖具有狭缝,其特征是,限位槽的内侧平面与狭缝的轴对称平面基本平行或基本垂直,弹性体置于限位槽中,它的尺寸使其能够向导电片施加作用力,导电片置于弹性体与狭缝的轴对称平面之间;该电插座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导电片位置的限位件;一个用于隔离导电片的隔热层;一个用于分隔弹性体与导电片的施压件。
所述限位槽设置在狭缝下方,用于限制弹性体、导电片、施压块的移动方向。它可以是陶瓷、石墨、云母、刚玉、玻璃、混凝土、塑料或其他惯用形式的耐高温材料。
所述弹性体用于向导电片提供柔性弹力,它可以是橡胶、塑料、海绵、泡沫、聚氨酯或其他惯用形式的具有弹性的材料。
所述导电片设置在狭缝轴对称平面的侧面,用于接收、卡住插刀。
所述限位件置于狭缝两端下方,其侧面与狭缝轴对称平面基本平行,用于控制导电片的位置,帮助插刀插入插套。
所述隔热层设置于导电片的侧面,也可以置于导电片与底板之间,还可以置于导电片与上盖之间,用于阻隔导电片上的热量向别的部件传递;它可以是耐高温漆、耐高温纸、耐高温布、耐高温涂料、耐高温薄膜或其它惯用形式的耐高温材料。
所述施压件置于弹性体与导电片之间,用于隔热和将弹性体的弹力施加于导电片;它可以是陶瓷、石墨、云母、刚玉、玻璃、混凝土、塑料或其他惯用形式的耐高温材料。
所述弹性体、导电片、隔热层、施压件具有游隙地支承于底座、上盖和限位槽之间,所述游隙允许弹性体、导电片、隔热层、施压件在其间移动。
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弹性体具有金属无可比拟的高弹性能和耐疲劳特性以及柔软、弹性和触感佳的特点,可促使导电片和插刀之间长期拥有足够的压力;其次,利用隔热层与施压件的耐高温特性,来阻隔导电片热量的传递,利于提高电插座的耐高温性能;另外,为了使导电片与插刀接触更好,可以减小导电片的厚度而显出其柔性,以利于增大导电片与插刀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插座的性能。由于种种原因,现有插座的导电片不能与插刀侧面完全吻合,故可以利用薄导电片柔性大的特点,使它在弹性体柔软、高弹性力作用下,能够自行调整其表面状态,达到与插刀侧面基本处于完全吻合的目的。所以通过这种自行调整,能够将插刀与导电片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二者接触电阻减小。这样,即可保证插头与插座长期处于较好接触状态,防止电插座由于插、拔力超标、接触电阻变大、温升过高而造成的故障多、易损坏和使用不便,从而提高电插座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由《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GB/T4588.3-2002可知,导电片选用薄的金属材料完全能够满足电插座标准对电流的要求。因此,用薄的金属材料形成导电片来构成插套,既可以满足电插座的导电性能,也利于节约金属材料、降低成本。
优选地,限位槽形成在底座的底板上,它的内侧面与上盖狭缝的轴对称平面平行或垂直,该内侧面与狭缝的轴对称平面都垂直于底板平面。
优选地,限位件形成在底板上,处于上盖狭缝两端的下方,它的侧面与上盖狭缝的轴对称平面平行,其厚度加上两个隔热层的厚度之和不大于插刀的厚度。
优选地,弹性体的邵氏A型硬度在20至75之间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兴喜;梁纪霞,未经杜兴喜;梁纪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差式电源管理电路
- 下一篇: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