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主脚蹬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6034.3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伟;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主 脚蹬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主脚蹬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与摩托车发动机相连接的主脚蹬支架包括:主脚蹬支架主体,以及设置在主脚蹬主支架主体两端的脚踏板安装座,在摩托车运行状态时,发动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发动机在高速运转都存在一定的振动,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主脚蹬支架,进而传递给安装在主脚蹬支架上的脚踏板,使得脚踏板的振幅过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主脚蹬支架,以降低脚踏板的振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主脚蹬支架,包括:主脚蹬支架主体,
设置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一端的第一脚踏板安装座;
设置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脚踏板安装座的一端的第二脚踏板安装座;
设置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中间部的第一加强筋。
优选地,上述的摩托车主脚蹬支架中,还包括
设置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上靠近所述第一脚踏板安装座的弯曲部的第二加强板;
设置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上靠近所述第二脚踏板安装座的弯曲部的第三加强板。
优选地,上述的摩托车主脚蹬支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焊接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上。
优选地,上述的摩托车主脚蹬支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圆钢,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为钢板。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主脚蹬支架在主脚蹬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从而,提高摩托车主脚蹬支架的刚性,降低了由发动机引起的主脚蹬支架的振动振幅,以及安装在主脚蹬支架主体上的主脚踏板的振动振幅,减弱了由主脚踏板传递给人体的高频振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摩托车主脚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主脚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该主脚蹬支架包括:主脚蹬支架主体1,第一脚踏板安装座2、第二脚踏板安装座3、第一加强筋4其中:
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脚踏板安装座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脚踏板安装座3。在主脚蹬支架主体1的平直部分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具体地,第一加强筋4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主体1上,以增加主脚蹬支架的刚性,减弱由发动机传递给主脚蹬支架的振动振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脚蹬支架在主脚蹬支架主体上增设了第一加强筋,从而增强了主脚蹬支架的刚性,减弱了由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主脚蹬支架的振动振幅,同时,削减了传递给安装在主脚蹬支架上的脚踏板的振动振幅,因而,降低了由脚踏板传递给人体的高频振动。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脚蹬支架上还包括:
在主脚蹬支架主体1上靠近第一脚踏板安装座2一端的弯曲部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5。在主脚蹬支架主体1上靠近第二脚踏板安装座3一端的弯曲部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板6。
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6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主脚蹬支架的刚性,减弱了发动机振动传递给主脚蹬支架的振动振幅,同时,减弱了安装在所述主脚蹬支架上的踏板的振动振幅,进而降低了由主脚蹬传递给人体的高频振动,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板5、第三加强板6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主脚蹬支架主体上,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6优选采用钢板,第一加强筋4优选采用圆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骑行车辆赋载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两轮儿童自行车的侧辅助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