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用户进行动态业务调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6194.8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杨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16/22;H04W52/34;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进行 动态 业务 调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用户进行动态业务调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 Access)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age Access)的演进技术,3GPP在R7中引入高速分组接入增强(HSPA+,High Speed Package Access Plus)。对用户进行合理调度是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的核心,通过合理分配小区资源保证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尽可能提高系统吞吐量,并尽量兼顾用户公平性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调度方法:
第一种方法:HSDPA系统映射调度优先级标志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上行链路上每个用户有15条逻辑信道,每个用户的逻辑信道都可配置16个优先级,以各用户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别确定该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即基站对用户进行调度时,可参考用户业务使用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来进行调度。下行链路上每个用户有最多8个优先级队列(PQ),可配置16个优先级,以各用户的PQ优先级确定该用户的调度优先级。
第二种方法:基于QoS的业务调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HSDPA系统,根据调度优先级指示(SPI,Scheduling Priority Indicator)确定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其中SPI是反映用户的业务QoS优先级的参数,该参数根据RNC在无线接入承载(RAB,Radio Access Bearer)中指派的QoS参数映射得到。
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种方法在对用户进行调度时,并没有考虑用户的业务QoS,往往在调度时会带来具有较高业务QoS优先级的用户长时间得不到调度,给用户的业务服务质量带来影响。第二种方法在对用户进行调度时,没有综合考虑信道环境,可能会导致信道环境较差的用户频繁被调度,造成丢包现象,也会给用户的业务服务质量带来影响,而信道环境较好的用户反而长时间无法得到调度,影响系统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用户进行动态业务调度的方法,以便于在对用户进行业务调度时综合考虑业务QoS和信道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和系统吞吐量。
一种对用户进行动态业务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按照公式确定各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其中,Priok(t)为当前调度时刻t时第k个用户的调度优先级,Bits_Per_SubFrame为反映第k个用户的信道环境的参数,f(QoS)为由第k个用户的业务服务质量QoS等级所决定的优先级权重值,为当前调度时刻t时第k个用户的平均调度传输空口速率;
B、按照确定的各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对所述各用户进行业务调度。
其中,所述Bits_Per_SubFrame为根据信道环境确定的第k个用户单子帧可传输的最大比特数。
具体地,在进行上行调度时,所述Bits_Per_SubFrame的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第k个用户反馈的UE功率余量UPH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配置给基站侧的宽带接收总功率值,确定该第k个用户当前可使用的上行传输功率增益;
利用所述上行传输功率增益、业务类型对应的功率增益和扩频因子SF对应的功率增益,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对应的功率增益;
利用所述MCS对应的功率增益查询RNC配置给基站侧的功率增益与MCS之间的映射表,得到对应的MCS值;
按照公式确定所述第k个用户可传输的有效比特数Pdu_Size;其中,B是所述MCS值所反映的每码片比特数,Slotnum和SF分别为预先选定的时隙数和扩频因子,λ0e为实际传输码率;
将所述Pdu_Size映射为Bits_Per_SubFrame。
在进行下行调度时,所述Bits_Per_SubFrame的确定方法包括:
按照公式确定Bits_Per_SubFrame;其中,B′是所述第k个用户反馈的CQI信息中包含的推荐调制方式RMF所反映的每码片比特数,Slotnum和Codenum分别为预先选定的时隙数和码道数,λ0为利用所述第k个用户反馈的CQI信息所获得的建议的传输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