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绣球菌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6462.6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衍铨;应正河;李开本;何锦星;江晓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绣球 工厂 栽培 基质 配方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球菌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及生产工艺,属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Wulfen)Fr.]又名绣球蘑、绣球蕈、花椰菜菌、地花蘑、白地花、白绣球花,其子实体肉质洁白细嫩,食味鲜美可口,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绣球菌资源稀少,人工栽培难度大,我国仅东北吉林省长白山等林区和黑龙江省五营等林区的落叶松及云南省丽江县等林区的云南松,腐根上能见到绣球菌子实体。绣球菌的主要活性成分β-葡聚糖含量丰富,日本食品分析化验所采用酶法测定绣球菌的β-葡聚糖含量为43.6%,为菇类之最,其主要有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提高造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首获栽培成功,被誉为梦幻神奇的菇,并进入商业性生产;韩国是第二个人工栽培成功的国家;我国是继韩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绣球菌栽培技术的国家。
现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大多数仅能在阔叶树或阔叶树木屑上生长,食用菌生产消耗大量的阔叶林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马尾松是南方林区主要的栽培树种,具有速生快长的特点,在南方林区栽培面积很大,以松树为原料的林业加工企业较多,松木屑来源广泛,我国是世界水稻最大的产区,年产稻壳量巨大,价格便宜,充分利用此资源,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绣球菌资源稀少,人工栽培难度大,提供了一种营养丰富、配比平衡、透气性好、适合工厂化生产要求的绣球菌工厂化栽培基质配方及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绣球菌工厂化生产工艺,包括栽培基质配制及装袋、灭菌与接种、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原基分化、开袋、花球管理和采收,所述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栽培基质配制及装袋:所述栽培基质的配方按干重百分比为:松木屑65~75%、谷壳10-20%,马铃薯粉5~10%、面粉5~10%、蛋白胨0.1~0.5%、硫酸铵0.1%、红糖1.2~1.8%,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将上述培养基拌匀,与水按1: 1.3~1.5的重量比例混合后装入栽培袋中,pH控制在4~6,含水量控制在63%~65%;边装料边压紧,上紧下松,外紧内松,栽培袋中间打孔至底部,套上塑料套环,塞上棉塞封口;所述栽培袋为规格17cm×33cm×0.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
所述打孔采用直径2~2.5cm的锥形木棒在栽培袋袋面中间打孔至底部。
(2)灭菌及接种:常用灭菌100℃条件下灭菌14~18h,当温度降至45℃后,缓慢打开灶门,取出栽培袋,移入预先除尘、消毒处理过的洁净冷却室,将栽培袋冷却至26℃以下接种;所述接种按普通食用菌的无菌接种要求进行处理;
(3)菌丝培养:菌丝在暗处培养,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70%~75%,菌丝生长阶段需保持新鲜空气,经常开启门窗通风换气;
(4)原基诱导:绣球菌栽培袋经过30~35天培养后,菌丝开始沿着袋壁向上生长,此时栽培袋颈口要进行人工收缩;此时温度控制在18~22℃,空间相对湿度80%~85%,光照强度600~900lx;继续培养25~30天后,栽培袋颈口周围可见菌丝聚集扭结,原基开始形成;
(5)原基分化:随着原基的发育增大,表面会吐出水珠,呈刺突状,原基进入分化阶段,随后分化出小叶片,至此原基分化完成,原基形成至分化结束需15~20天;
(6)开袋:原基分化结束后摘去棉塞和套环,剪去靠近叶片周围多余的塑料;如果在栽培袋底部及四周袋壁形成块状原基,则用刀片在块状原基表面划出一个“+”形口,让原基从割口长出;
(7)花球管理:开袋后立即移入育花室,此时温度控制在16~18℃,空间相对湿度92%~95%,光强800~1200lx;在此环境条件下培养22~28天,子实体发育成熟;
(8)采收:出菇,叶片颜色由白色转向淡黄色即可采收。
绣球菌从菌袋接种到出菇,生长周期较长,大约90~120天后,叶片充分展开, 边缘波浪状,停止生长,整朵白色健壮美观,叶片颜色由白色转向淡黄色即可采收。鲜品耐贮藏性好,在温度2~4℃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90%,可保鲜两周左右。如果制成干品,菇体含水量高,烘烤初期温度控制在35~40℃,加强通风排水气,菇体摊开,不要重叠,然后温度逐渐升高且结合通风排气,但温度不得超过55℃,干菇脆易折断、颜色淡黄色、香气浓郁。成品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密封后置于纸箱内,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保存两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作物产量的双盐肥料
- 下一篇:利用废弃的玻璃纤维制品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