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7191.6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K7/02;G01K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徐予红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测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试样的热物理性质,并能摄像及显示试样像的热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分析装置之中,差示扫描热量计是使容纳于加热炉内的试样及基准物质的温度按照一定速度程序而发生变化,检测两者的温度差并作为热流差而加以测定的热分析装置。已知对这样的差示扫描热量计组装对加热炉内的试样像进行摄像的装置,作为对照测定中的试样的热量变化而摄像试样状态的变化的图像数据加以记录,能够更加详细地剖析试样物质的变化(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通常在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加热炉顶部的盖部,重新设置石英玻璃制的透明的一层观察窗,再组装对加热炉内的试样的像进行摄像的摄像单元,能够将升降温中的试样的状态,与DSC曲线一起以图像数据记录。由此,能更加准确地得知仅由DSC曲线难做判断的试样的状态变化。
此外还有这样的装置:在具备同样的摄像单元的差示扫描热量计中,不仅在加热炉的盖,而且在覆盖加热炉周围的加热炉罩顶部也设置透明观察窗,而且通过对各透明观察窗供给吹扫用气体(purgegas),抑制在低温区域对观察窗的结露或附霜(专利文献2)。
此外公开有利用透明材料构成用于容纳基准物质及试样的试样筒和其外筒的侧壁,使试样筒内的状态能够可见的差示热分析装置(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7573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83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3410号公报
但是,原来的热分析装置中的加热炉盖部,最好热传导率高且成为均匀的温度状态,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分析装置中,由于试样观察用的设于加热炉顶部的盖的透明观察窗为石英玻璃,所以热传导性差,在该窗部分中受到加热炉外的环境的外部干扰的影响,容易产生温度分布。而且由于该透明观察窗由一层构成,所以在观察窗产生的上述温度分布容易传到加热炉内,在加热炉内或加热炉内的气体的温度分布也容易体现外部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设置在加热炉内的差示热流检测部构成为高灵敏度,以能检测出试样及参照物质之间的微小的温度差,因此通过固体热传导或气体热传导或辐射等,会灵敏地检测出体现在加热炉盖或加热炉内部或者加热炉内气体的温度的外部干扰的影响作为信号。因此在上述一层的透明观察窗因环境温度的外部干扰而产生的温度分布,导致的结果是使DSC曲线上产生变形或起伏等。由此存在难以得到稳定的高精度的DSC曲线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不仅在加热炉盖,而且在覆盖加热炉的加热炉罩的顶部也设置透明观察窗,存在二层的透明窗,但是用于热分析测定的、必须进行精密的温度控制且确保稳定的温度分布的、在加热炉部分的顶部设置的加热炉盖的观察窗由一层形成,存在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3中的,关于在试样筒的侧壁形成的透明材料部分也由一层形成,是同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涉及设于加热炉盖部等的透明观察窗的热传导的课题而构思,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用于观察加热炉内的试样状态的透明观察窗及摄像单元,并且同时可取得变形或起伏少的,良好的热分析数据的热分析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热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具有容纳测定试样的容纳部;检测部,在所述加热炉内承载试样的状态下,测定当升降所述加热炉的温度温时产生于试样的热变化;试样摄像单元,对承载于所述加热炉内的试样像进行摄像;热分析数据收集单元,收集记录了所述热变化之中热量变化的热分析的数据;图像数据收集单元,收集与所述热分析同时对试样像进行摄像的图像数据;以及热物理性质剖析显示单元,将所述热分析数据收集单元及图像数据收集单元中收集的各数据作为试样的热物理性质剖析用的信息加以记录或者显示,在所述热分析装置中,将可以确认所述测定试样的范围的所述加热炉的壁部中至少一部分用透明体形成,该透明体是至少双层以上的叠层构造,该叠层间为隔热层。因而,涉及热分析装置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7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