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悬浮内拉线双摇臂360°旋转抱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7883.0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毕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拉线 摇臂 360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涉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组立铁塔所用的抱杆,尤其是一种内悬浮内拉线双摇臂360°旋转抱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特高压的铁塔组立方式各不相同,送变电行业五十多年的历史和施工经验的积累和沉淀使的各单位的组塔方式各不相同,但总体上讲不外乎有内拉线内悬浮式、外拉线内悬浮式、外拉线外悬浮式、通天式、通天摇臂式、内悬浮外拉线摇臂式和摇臂旋转式等几种形式的抱杆,并且在这几种抱杆的基础之上各单位根据自己的不同习惯的塔型、地型的不同再进行改进和演变。
现有几种形式的抱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悬浮内拉线结构形式由于受地形限制,造成外拉线抱杆占地较大;摇臂抱杆由于地形限制,被起吊件不能外拉只能垂直起吊,况且被起吊件必须在吊臂的垂直下端,不能有较大的偏移;并且由于受复杂地形的限制,有时组装的被起吊塔件只能组装在允许的地点。
通过检索,发现了如下几篇与本专利申请相近的公开专利文献:1、一种圆管式内悬浮抱杆(CN101545329),由悬浮底座、下段、直线段、上段以及羊角臂组件经螺栓顺次连接组成,直线段又由多个标准段经螺栓连接组成,直线段、上段以及下段均主要由圆管焊接而成,它具有重量轻、力学性能好、便于装配拆卸的优点。2、一种内悬浮组合式抱杆(CN201161866),包括杆体、起吊装置、腰环和悬浮底座,其特征在于杆体是由一个主杆体2和副杆体4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一个十字铰接装置3连接,腰环6位于副杆体的顶端。这种组合式抱杆的主杆体在铰接处能够绕X轴、Y轴分别旋转约20°的角度,可任意调节与铁塔四个面的倾角,便于起吊塔材;改善了抱杆受力状况,消除了抱杆弯曲变形和应力,抱杆不会发生的水平扭转,能够起吊较重的物体;降低了抱杆的制造成本和整体重量。
上述两种形式的抱杆,均不能具备如本专利申请的双悬浮、双摇臂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具有内悬浮、双摇臂结构的内悬浮内拉线双摇臂360°旋转抱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悬浮内拉线双摇臂360°旋转抱杆,包括主柱、摇臂、起吊滑轮系统、摇臂滑轮系统,主柱的下端为悬浮底座,在悬浮底座上固装有兜绳,在主柱上固装有拉绳,其特征在于:
(1)在主柱顶端同轴安装一桅杆,该桅杆与主轴之间采用转盘轴承相互同轴360°转动;
(2)在桅杆下部通过摇臂铰座左、右镜像对称铰装有摇臂,每一摇臂的两端下侧均安装有起吊滑轮系统;
(3)在桅杆的上端安装有滑轮座,在每一摇臂的端侧上部均对称安装有一摇臂滑轮,该摇臂滑轮与在滑轮座上镜像对称安装的摇臂惰轮、在主柱内安装的导轮、摇臂起伏绳共同组成摇臂滑轮系统。
而且,所述起吊滑轮系统由起吊绳、起吊滑轮及起吊从动轮构成,起吊滑轮及从动滑轮安装在每一摇臂的两端下侧,在起吊绳的起重端均吊装重物。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抱杆采用了抗轴向剪切的转盘轴承,使得双侧摇臂可以360°平面旋转,从而扩大了起吊物组装的范围,解决了由于地形限制预组塔件与吊点配合困难的问题。
2、本抱杆的双侧摇臂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对仰角进行起伏调整,由摇臂起伏绳控制,不但可以实现对被起吊物对中心距离的调整,还可以实现双侧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3、本发明结构科学,设计合理,安装可靠、运行平稳,内悬浮内拉线双摇臂360°旋转抱杆的起吊范围较大,作业效率高,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角钢高塔或管型塔的单侧起吊或双侧同时起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部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部结构示意图(删除了主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内悬浮内拉线双摇臂360°旋转抱杆,包括主柱18、摇臂8、起吊滑轮系统、摇臂滑轮系统及抗轴向剪切的转盘轴承7,主柱的下端为悬浮底座19,在悬浮底座上固装有四根兜绳17,在主柱的上部固装有四根拉绳13,拉绳及兜绳均固装在组立铁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7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