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8742.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娜;常相辉;石剑虹;杨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39 | 分类号: | G02F1/39;G02F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结构 光纤 双泵浦 参量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高增益光纤参量放大器,尤其是一段较短微结构光纤的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适用于光纤通信和非线性光纤光学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因其宽带、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特点成为现在通信网络的主干。而波分复用技术(WDM)能比较充分地利用光纤的传输带宽,是用于骨干网配置的首选方案,波分复用技术中关键环节之一是光放大技术。目前已研究发展出来的光纤光放大器有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拉曼放大器和光纤参量放大器。其中掺铒光纤放大器只能提供1550nm附近几十纳米波长范围内的放大,不能满足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扩容的进一步需求。光纤拉曼放大器存在着泵浦要求复杂、增益不高的问题。而光纤参量放大器具有可对任意波长的信号进行放大、对信号的比特率和调制格式完全透明、大带宽、高相敏特性等显著优点,被认为是最适合未来超长距离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和全光网络的最具前途的光放大技术。
申请号为200610147217.0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两级光纤级联的双泵浦宽带光纤参量放大器,由两个泵浦激光器、泵浦耦合器、信号激光器、信号耦合器、波分复用器及依次级联的两级高非线性光 纤构成,可以提供400nm的平坦增益带宽。由于上述技术采用的高非线性光纤的长度较长并且是两段级联,会增加系统的光纤长度和光纤的连接损耗,并使制作工艺复杂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在相对较低的泵浦功率下利用一段较短的微结构光纤来实现高增益和宽带参量放大的光纤参量放大器,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并且通过偏振控制器对信号光和泵浦光的偏振态的调节来减少偏振态对参量放大器的增益特性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由泵浦激光器、泵浦耦合器、信号激光器、信号耦合器、光滤波器及微结构光纤组成,其特征在于泵浦激光器的输出经泵浦耦合器连接至信号耦合器,信号激光器的输出连接到信号耦合器,信号耦合器将泵浦光和信号光耦合到微结构光纤,通过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实现对信号光的参量放大,并通过光滤波器将经过参量放大的信号光过滤出来。
作为改进的方案,可以在上述泵浦激光器与泵浦耦合器之间设置有偏振控制器,信号激光器与信号耦合器之间设置有偏振控制器,偏振控制器用于将三束光的偏振态调整为偏振方向相互平行的线偏振光,如果三束光的偏振态不相同的话将减少参量放大器的峰值增益和增益带宽。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微结构光纤可以是保偏微结构光纤。
本发明的微结构光纤的长度在10m至20m之间,光纤非线性系 数在60W-1Km-1至80W-1Km-1之间,泵浦光功率在1W至3W之间。信号光波长在1350nm至1850nm范围内,泵浦光波长在零色散波长左右。
本发明的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峰值增益和增益带宽取决于微结构光纤的非线性系数、光纤长度、色散特性和两个泵浦光、一个信号光的输入功率、波长、偏振态等因素,通过优化算法适当的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得到较高峰值功率和宽带增益带宽的参量放大器,本发明方案实现了峰值增益为62dB增益带宽为440nm的参量放大,较现有技术的增益带宽拓宽了40nm左右。通过分析微结构光纤的四阶色散系数对参量放大效果的影响,可知四阶色散系数对参量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影响较大,当四阶色散系数取负值且绝对值较小时能够得到较好的参量放大效果。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方案的系统框图。
图2是微结构光纤结构示意图,其中d为气孔直径,Λ为相邻气孔中心的距离。
图3是双泵浦参量放大过程的能量转移示意图。
图4是62dB峰值增益440nm增益带宽的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谱图。
图5是四阶色散系数不同时的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谱图,其中实线为β4=-1.605×10-5ps4Km-1的增益谱,划 线为β4=1.605×10-5ps4Km-1的增益谱,点线为β4=-2×10-4ps4Km-1的增益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