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冷却剂软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8794.8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罗盛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彭益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电池 冷却剂 软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冷却剂软化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能将从燃料电池堆的冷却剂中释放的离子去除的冷却剂软化器。
背景技术
应用于作为环保型车辆的氢燃料电池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通过反应气体的电化学反应适宜地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堆、为燃料电池堆适宜地提供氢作为燃料的氢源系统、适宜地提供含氧空气作为燃料电池堆中电化学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的空气源系统、适宜地将来自燃料电池堆的反应热量排放到燃料电池系统的外部,控制燃料电池堆的操作温度且适应地进行水管理功能的热管理系统、和适宜地控制燃料电池系统的全部操作的系统控制器。
在上述结构中,燃料电池堆通过作为反应气体的氢和氧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且适宜地排放作为反应副产品的热和水。因此,燃料电池系统中必须具备一个用于冷却燃料电池系统以防止燃料电池堆的温度升高的系统。
因此,现有技术中仍需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冷却剂软化器。
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在本国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软化器,其适宜地配置为防止由离子树脂层产生的压力差,以使冷却剂顺畅地流过软化器,因此提高离子过滤的效果。本发明,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解决了电导率的发生,燃料电池堆的电流泄漏和电安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冷却剂软化器,该冷却剂软化器优选地包括具有进入口和排出口的壳体;和其中填充有离子树脂的过滤元件,所述过滤元件包括形成于其一端且适宜地与进入口连接以将冷却剂通过其引入的进口和形成于过滤元件的一侧使得通过所述离子树脂的冷却剂从该侧在径向方向排放的出口,其中,冷却剂软化器进一步包括与壳体排出口连接且在壳体中围绕过滤元件的外围的液流室,使得冷却剂从过滤元件通过出口在径向方向排放,然后从液流室排放到排出口。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过滤元件在纵向方向且沿着与壳体相同的轴线被插入到壳体中,并且液流室可以由在其上形成有出口的过滤元件的外表面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过滤元件可以包括,圆柱形过滤框架,其包括形成在一端的进口和形成在与过滤元件的所述侧对应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出口;设置在过滤框架的进口的网格网;设置在过滤框架的出口的网格网;和填充在过滤框架的内部空间的离子树脂。
而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出口可以在纵向方向形成于过滤元件的所述侧,且多个出口可以按规则的间隔并排设置。
而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出口在纵向方向,相对于冷却剂被适宜地引入的方向设置在过滤元件后部的预定区域。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冷却剂软化器进一步包括与过滤框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装配的过滤器盖,以密封过滤框架的内部空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可包括包含有进入口且容纳有过滤元件的壳主体,和包含有排出口且密封所述壳主体的壳体盖,其中壳体盖与壳主体可拆卸地装配。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盖包括多个形成在壳体盖的内表面并支撑过滤元件的突起,使得在突起之间形成用于连接液流室和排出口的冷却剂通道。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选实施方式将在下文中讨论。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包括一般机动车(诸如包括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载客汽车),水运工具(包括多种小船和船只),以及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插电混合电动车、氢能源车和其他可替换的燃料车(例如从石油以外的资源获得的燃料)。如这里所述,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具有两个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同时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的车辆。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从包括在其中并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中以及从以下与附图共同用于以实例的方式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详细的说明中变得明显或者被更为详细地阐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将参照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下文中给出的附图仅用于示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其中:
图1是燃料电池车的冷却回路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冷却剂软化器的透视图;
图3是传统的冷却剂软化器的纵截面图;
图4是示出传统的冷却剂软化器中的压力差区域的图;
图5是示出传统的冷却剂软化器中压力差相对于冷却剂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的曲线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软化器的分解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改良的车圈钻孔机
- 下一篇:端面角度T槽刀具